南湖公园“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游记
标签:
沭阳南湖公园花木博物馆旅游 |
分类: 沭阳景点导游 |
沭阳石榴甲天下
——南湖公园“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游记
10月9日上午,上完第一节课后即赶往南湖公园,参观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进入南湖公园的北门,过一座桥后博物馆就迎面矗立在中轴线上,门前的广场沿中轴线布置一方一圆两个花坛,丛植着沭阳县县花石榴花树,花丛中石榴仙子临空起舞,朵朵石榴花迎风飘洒,迎接八方游客。
博物馆坐南朝北,整体外形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石榴花,展厅则像色彩艳丽的花瓣,采用一花五瓣的造型。北面的两个花瓣上标有“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九个大字。花瓣墙面外饰仿木百叶板,均匀设置窄形竖条窗,使得游客在参观的过程同时可以看见窗外的室外植物园和整个公园的全景,将内外空间和博物馆融为一体。内部分为上下二层,共分为一楼的春色满园、缤纷年华、生命之绿和二楼的青史流芳(Ⅰ、Ⅱ)、锦绣花乡等六个展厅,通过中间的园型楼梯引导游客上下参观,贯通的中央天井上覆玻璃穹顶象征石榴花的花蕊。绕到其南面你会发现,博物馆坐落在南湖公园的湖心岛上,南面的花瓣为热带植物温室采用玻璃作墙壁,湖心岛按沭阳板图形状设计,寓意美好,风景秀丽。
【春色满园】为序厅,厅内用“情系沭阳”和“绿满花乡”两个专题的图片,反映沭阳的花木生产情况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并有大屏幕播放专题片《走进花乡》。笑脸墙展出100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儿童的笑脸照片。这些儿童都来自沭阳,昭示了沭阳的未来将会如孩子们的笑脸一样灿烂美好,前程似锦。
【缤纷年华】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花卉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其生长、绽放、凋零的过程,受到地理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五彩缤纷的花卉世界,或出于严格的自然选择,或出于高超的人工栽培。
展厅中是三个别致的“种子”造型空间,内部平台上提供显微镜让你观察种子的细胞结构。种子是植物的本源形态,也是植物生长之基础,多彩的世界因它而萌发。周边墙壁上是花卉的分类体系以及世界和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分布介绍,让你了解你所最喜爱的花最早是在哪片土地上绽放的。花卉在生长过程中除了受到自身遗传因子的影响,还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花卉更对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互动墙,测试你对花卉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宜?什么样的花盆最舒适?什么肥料最有营养?树叶的形状有哪些?请随着这些问号来探寻花的生活吧。
【生命之绿】是关于树木王国的介绍,主要展示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和中国森林资源分布。从湿热多雨的赤道到高寒的极地,不同种群的森林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植被景观,在这里可以欣赏不同类型珍稀名贵树木的丰采。通过“花木之最”互动墙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最香的花是什么?世界上最大的花是什么?世界上最老的树是什么?世界上最毒的树是什么?展厅中还介绍了有关树木年轮的奥秘和研究意义,展示了许多园艺工具。在栈道的左边,大家看到的是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是树木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种植防护林在保护环境、维护城乡生态安全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青史流芳(Ⅰ)】通过这个展厅,我们将看到中国花木栽培的悠久历史和中国花木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花木的民族之一,远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已经开始了花脉的传承。而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沭阳,很早就成了我国南花北移、北树南迁的优质驯化地。
展厅正中的布展墙面从整体看是一个八卦造型,地面还镶嵌太极图,重点介绍中国的花木栽培史以及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从先秦萌芽,历秦汉发展,到唐宋兴盛,再到明清起伏直至当代的繁荣,我国从古至今的花卉发展和花木文化历经千年沧桑,绵延不绝。
环绕整个展厅的场景,表现了沭阳地区流传的不少与花木相关的动人故事:虞姬练剑紫竹林、袁枚与“袁公藤”、胡琏、吴承恩与胡家花园、胡简敬与“卧牛望月”等,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沭阳与花木的渊源在此一一呈现。胡琏,是沭阳县新河人。明代军事家、政治家、抗葡英雄,官至户部右侍郎。胡琏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兵备尤精,改进西洋火器并用于武装军队,为我国学习和改进西方坚船利炮之先驱人物。胡琏在家乡始建的胡家花园,是沭阳县最古老的一座花园,距今已有500余年。吴承恩,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胡琏的外甥,他曾三进胡家花园。据说《西游记》的部分章节就是吴承恩在园内小住时完成的。这位站着的就是胡琏,他正在指导吴承恩写作。胡简敬,现沭阳县新河镇人。他把家乡胡琏传下的胡家花园扩建,并新植了许多奇花异草。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专程到胡家花园里御览了一番。当年从皇宫带回的落地盆景“卧牛望月”和“二龙戏珠”至今生长完好,枝繁叶茂,是花乡的众花之魂,也是周圈花园的镇园之宝。展厅中还有激光影像演示系统,上演“武则天与沭阳石榴”的情景剧。1300多年前的武周时期,沭阳隶属于东海郡,武八思镇守东海郡。石榴因多子,民间常寓其多福,故女皇武则天对石榴一直偏爱有加。一天,武则天思侄心切,下令近臣狄仁杰精选子石榴、花石榴二百棵,专程送到沭阳赏赐八思,愿他怀中报子,后继有人。从此,原产于西域的石榴遍植沭阳。




【青史流芳(Ⅱ)】这个展厅主要展示花木文化的有关内容。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崇尚天一合一、草木有情的信念,并赋予花木以鲜明的人格特征。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宗教理念,从弯弓射雕的王公贵族到学富五车的文人骚客,无一不是通过歌花颂草,寄情言志,或抒发愤世感慨,或寄托浪漫情怀。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华严寺的山门。华严寺是沭阳曾建的一座寺庙,寺庙周围,花木茂旺,为当时远近游客赏花礼佛的胜地。花木与宗教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在佛教与道教中各具有独特的地位。佛祖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故事人尽皆知;道教清修苦练的精神与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义相通;而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相互影响又衍生出许多故事,更增添了花木的神异性。展厅墙壁上还有传统的十二花神的绘画,我们县花石榴花的花神名为吴彩鸾。原为隐居在成都附近西山的唐代女书法家,后来嫁给了贫苦书生文箫。彩鸾和文箫同甘共苦,她每天写韵书一部,让文箫拿去出售。十年后,各跨一虎飞升。便有了“五月榴花红胜火,彩鸾性威猛,当司榴花”的民间传说,吴彩鸾化为花神石榴仙子降临到了我们沭阳大地,人们对石榴仙子十分祟仰,把她视作呼唤子孙、赢得幸福的使者。遇到嫁娶喜事,每每要剪上一些开裂见子的石榴图案贴到盆、碗上面,意在期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如今,人们生育观念改变了,但这一习俗仍然存在,祝贺新婚夫妇的生活像石榴花般的美满,似石榴果般的甜蜜。
【锦绣花乡】最后一个展厅以介绍沭阳花木兴县,做大做强的事迹为主要内容。素有“花木之乡”之称的沭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陈出新,不但把古城装点得“今朝更好看”,而且把“花木经济”发展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中国.沭阳花木博物馆的特色是将沭阳县的花木品种、种植历史、花木文化等信息穿插于其中,让游客在与各个展厅的亲密接触和互动式体验中了解沭阳县的花木栽培历史、花木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展现花乡沭阳的文化魅力,打造“东方花都”形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