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花木欣赏:冬青篇

标签:
冬青校园花木欣赏校园 |
分类: 省沭中校园花木欣赏 |
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
——校园花木欣赏:冬青篇
冬青可以说是校园里数量最多的绿化树种,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可它也是最少被人们欣赏的,属于不受观赏者观赏的观赏植物。这对它来说是不公平的,它是否经常会因为人们的冷落而自暴自弃呢?我到喜欢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它,发现它的普通外表下的闪光点,做它的知音。
冬青又叫冻青,顾名思义它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冬青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它有着茂密而常绿的叶子,叶互生,长椭圆形,边缘疏生浅锯齿,很像花边剪刀剪出来的花纹。叶子的表面呈深绿色,而反面颜色就浅了很多。冬青树的叶子摸起来很是厚实,薄革质很光滑,有蜡质光泽,叶子硬硬的,比较脆,我在课堂上讲到地中海气候地区生长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时,会以它为例让学生课后去观察。其实冬青的叶色并不明艳,造型也没有特色,是非常普通的外貌,关注度低很正常。如果硬要说的好听点,就是冬青的叶子很耐看,既深沉又明亮,很硬朗,就象很久以前日本的明星高仓健,属于有点酷的一类。冬青的叶子簇拥在枝的顶端,叶片们好像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紧密的拥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缝隙,所以在远处看,冬青绿篱或冬青球的表面好像周身包裹着厚厚的绿色羽绒服,看不见里面的枝条。春天来了,被子表面冒出一层饱满的叶芽,显得生机勃勃,继而绽放出嫩绿的叶片,这是它们最招人疼爱的时候;冬天雪后你再来绿篱边看看,冰雪下的叶片团结一致,将积雪有力的擎起,个个精神抖擞,真是一群小小的男子汉,这是它们最光彩的时候。唐代诗人顾况赞曰:“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冬青的枝干长得枝枝丫丫的,非常密,每一个枝都斜着向上生长。它的枝表面是灰黑色的,而且也很粗糙,但冬青刚长出来的枝却是绿色的,一般的花都是红色或黄色的,而冬青的花却是黄绿色的,有4个花瓣,排列成聚伞花序,着生枝端叶腋,一点也不张扬,只发出淡淡的香气;花落了以后就会结种子,慢慢地种子就会变成红色,是浆果状核果,每一颗里面包含几粒坚硬的果核,核果椭圆形,果熟时核果炸开,露出里面的果核,红若丹珠,赏心悦目,经冬不落,由于个头很小,数量又不多,不引人注目。但当冬天鸟儿没有饲料,饥饿难忍时,冬青树的果实正好可以维持生命。不过,并不是每一株冬青都能结果的,因为它是雌雄异株的植物。这种雪中送炭式的慷慨令人敬佩!冬青奏响的是一曲生命的奉献之歌。唐代诗人许浑《洞灵观冬青》:“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自然生长的冬青树冠呈卵圆形,属于阳性树种,喜光耐阴,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寒,较耐阴湿,也耐干旱瘠薄。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长良好,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冬青树形整齐,萌芽力强,每年发芽长枝多次,极耐修剪整形。这样旺盛的生命力被人们发现给冬青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和痛!它从此成为园林中绿篱材料和整型植株材料,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被修剪成球形,保持自己独特的冠形姿态,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或孤植于门旁、草地,或作大型花坛中心,展现它那葱郁可爱的风采供人观赏。家族中的绝大多数被作为园林中的绿篱材料,在门庭、墙际、园道两侧列植,或形成密闭的方形、圆形冬青绿篱围护其它的花木,担任守护者的角色,而且为了突出它所环绕的花木形象,并为其它花木提供充足的阳光,冬青们的高度往往被控制在1.0~
1.5米之间,成为永远也长不高的一群!
冬青长相平凡,个头矮小,伤痕累累,还不爱干净,可是我相信,在它所围护的花木们的眼中,它是园林里最可爱、最美丽、最有人缘的一族!
我体会冬青的美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是它的生机和活力,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还有它们的团队精神,不冒尖不落后,个体朴素无华,通过齐心合力塑造出规整的条带和几何色块,在强调个性特色的园林花木中,这是另一种更为震撼人心的美;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求名利,让出阳光,让出舞台,甘当配角,胸怀大爱,守卫美丽,守卫众生,甘于奉献牺牲。清代有一位真人李渔曾专为冬青写下一段奇文,深得我心,特录来与诸君分享:冬青一树,有松柏之实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风而不矜其节,殆“身隐焉文”之流亚欤?然谈傲霜砺雪之姿者,从未闻一人齿及。是之推不言禄,而禄亦不及。予窃忿之,当易其名为“不求人知树”。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发现有好些以冬青为博客名字的人,说明国人中冬青的知音还是很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