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010-10-16 19:37:25)
标签:
杂谈 |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P72例1--例2,课堂活动1、2以及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11---20数的感念的理解和掌握。
2、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思考以及和同学交流讨论,总结数字计算方法的通用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11-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2、出示口算卡片
二、自主探究,体验合作
(一)出示例1
1、摆小棒:学生可能列出12+3=
2、计数器: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3,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1个十和3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5个一,也就是15,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3+2=
(小结强调并板书:2、13都叫加数,15叫和,即 加数+加数=和)
(二)、出示例2
1、摆小棒计算:学生可能列出15-2
生:我摆15根,再在15根里拿走2根,剩下13根,也就是15-2=13。
生:我摆15根时,10根一起,5根在一边,我在5根中拿走2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5-2=3,10+3=13,所以15-2=13。
2、拨计数器:教师在表示15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从1个十和5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拨珠的过程,并选一名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拨珠的过程。
3、20以内不退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强调并板书:15叫被减数,2叫减数,13叫差,即 被减数--减数=差
19-2
19-3
小精灵:小白兔 12
四、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五、教学后记(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