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年轻的妈妈话教育-陪的教育【心的书房】

(2013-03-31 15:37:00)
标签:

校园

教育

儿童

分类: 学习之道

与年轻的妈妈话教育-陪的教育【心的书房】

最近有几位年轻的妈妈不约而同的,在不同的时地与我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针对性的问题都类似:“我不会英语,我如何教(陪)孩子学英语呢”;“我不会乐器,我如何教(陪)孩子学音乐呢?”。我想我们只要把“教”改变成“陪”孩子,很多的教育困境都能迎刃而解。“教”我们肯定很多是不会的,即使是老师也有很多方面是“不会“教””的。一种是老师本身是“学而不精”能教的是皮毛;一种是老师本身“学而有限”能教的是“照本宣科”;一种是老师本身是“非常精进如何考高分”,但是要留着“补课”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所以有很多方面是“不会教”的。有幸孩子遇到“人师”或许能脱离“教育的险境”,从而脱胎换骨有一翻作为。所以教育孩子是从“陪”孩子学习,让自己重新“学习”而致福孩子的。

孩子不会,我们不会;刚好借着培养孩子的不同能力,让我们重新的学习,精进我们“弄丢”的学习,是很宝贵的机会,同时也是亲子关系的巩固期。我就是这样向孩子的学习而学习到钢琴的演奏,铺曲,直笛、黑管等等乐器;也重新温习了英语的发音和自然发音学英语,同时与孩子一起朗读英文,陪孩子如何从查字典到不查字典的阅读英文文章,建立起英文阅读的习惯。这一切都是利用有限的休假陪孩子时去完成的。

我们都会因为“不会”而怯步;也会因为“忙”而忽略了陪孩子的成长和巩固了自己丢失的学习。这是很可惜的。当然,孩子的生活能力,也因为我们的“忙”和“不会”而退化。最后还得落入科技的驱动器下,变成“科技奴”、“广告下的催眠奴”和考试制度下的“书奴”(没有标准答案就不知所措、没有指令就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可以让我们陪伴的不过是15年,之后孩子将陪伴“科技”、和“社会催眠曲”,将赚来的钱又回归到“催眠物”和“科技垃圾”上,并不明白人生旅途的意义而终老。人生是学习、陪伴、奉献的循环。向什么学习,学习什么,陪伴谁,谁陪伴,奉献谁,谁奉献,都是人生的课题。远离了这些,人生就是个“空”。

“不会”不是个问题。建立“陪”的亲子关系,巩固“陪”的亲子关系,才是重要的价值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