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没能达到理论上所描述的境地呢?【心的书房】
标签:
杂谈碧泰教育理论实践 |
分类: 心的书房 |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会觉得正确的事没有人(政府)会去做,管教授却指出是正确的事没有做对(人、方法、组织等等),这就是对理论与现实产生差距的例证。
又例如在结婚对象的抉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决策理论。结婚是人生生活形态的大转换的抉择。应该拟出以下环节:1).定义问题:结婚的目的是什么?2).足够的选择方案:a有二个以上供选择的对象。b只有一个选择对像时可以运用以上对象皆不选择。这个选项很重要,我们都忽视了。3).以明确的原则做决策。即依据拟定的各项标准来筛选,严格为自己的一生把关。从以上理论看,的确是我们对理论有所空白或者理解不到位,因而使很多人的婚姻有诸多的不顺利。所以想要人生顺利就不得不对理论(原则、圣经)具备深层的理解,实践上更需要做到位。
惯性(惰性)是理论与现实的鸿沟。我们想要人生顺利,就不能再用:太理想化、太理论化做为借口,而是该想想我们是哪里没做到位,哪里没有把正确的坚持到底!
【心的书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