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挖掘潜能?(李碧泰)

(2011-06-27 17:53:52)
标签:

达文西

通道

潜能激发

积极心理学

心的书房

碧泰

杂谈

分类: 心的书房

    http://s8/middle/628ee5b2na6ae88a51437&690

     【心的书房】

                                       如何挖掘潜能?     /碧泰

   在谈如何挖掘潜能时,我们要先理解如何避免埋藏潜能。这是个明显的在地球惯性场的物理现象--挖矿得防止其他矿石的掉落而再次掩埋宝藏。潜能是被潜藏的,要挖掘前得必须懂得保护宝藏的通道。

   挖掘潜能,不如说,如何激发潜能来得适切。潜能有如石油、钻石等等,挖掘后的雕琢与运用的适得其所才能发挥它的效用。在挖掘、开发、激发潜能时,首先得有一个场所(一些必备的条件)。如达文西,有学徒的经历,在大师的带领下,没有压抑与允许创新的学习环境下,潜能被激发才可能发生。所以,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自由创新的环境(宝藏的通道的挖掘)。

   其次是天赋的激发。以达文西为例,就是动手能力的训练。达文西研究事物的习惯就是笔与纸,所以他的宝藏得于让人惊叹。如果没有学徒与学习技艺的经历(动手做与指导的经历),他的天赋就无能被激发与磨练了;如果没有自由创新环境的许可,他的创新就会被压抑而被埋藏了!

   我们常能发觉身边一些很有天赋的人,最终并没有能成就;其原因之一是动手能力不扎实,其二是没有自由创新的环境(创作本身太在乎世俗的评价,是自己埋藏自己的潜能)。

   人脑的奇特之处,在于喜欢新奇,喜悦于创新。但人的身体却又有着惰性。所以,学徒的经历让身体不能顺从惰性,这是激发潜能必须的基础,“业精于勤”就是这个道理。人脑可以快速的运转,但身体会跟不上(想的多,付诸于持续行动的少);要让潜能发挥的好,行动上必须能跟上。

   很多人在少年时期丧失掉(或是被扼杀掉或是没有遵循刻苦学习技艺的经历),而让潜能的挖掘与激发错过了黄金时间;潜能激发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但记住一句话:只要开始了,都不会太晚的。这就像登梯子,挖隧道,登一座山一样,开始迈开脚步了,不停歇在,终能登上目的地。

   很多人对潜能激发的效用并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是想因为潜能被激发了而能一步登天。这可能是缘木求鱼的做法。潜能激发一定是遵循着“做中学、学中做”的循环的积累中产生的。当然最重要的二个条件是需要自己先去创造的:一是创新的自由环境放下一些执着,让通道不堆积,满杯水的杯子是再也装不下东西的),一是勤奋的做的习惯。我想很多人是想透过潜能的激发而变聪明或是变成有智慧。智慧的开启与聪明的奔放,很多时候是在放下我执后被激发的。所谓的“空”后的新意。这有如一间房子,是因为有了空间才是真正的房子,而不是堆满物品的仓库。

   潜能的激发,结合了放空我执,勤奋的观察,勤奋的实践。灵机一动,可以说是潜能激发的实例。如何能灵机一动呢?通常是放下了某些路径思维的执着时,灵光一闪的把忽视的连接回来而已。很像顿悟!

   潜能能力的提升,很像很多的错误的经历而导正到直觉的正确的方法的选择。所以是经历所提供的修正思维让潜能被激发了。这是人脑最奇特的地方。自我修正系统的运作。我们可以说去刺激人脑的自我修正系统的活跃度,就是在激发潜能了。这不同于肾上腺素的潜能激发。

   经历是潜能激发的基础。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历过的很好想像,没有经历过的在生灭之间绽放—超意识超意识是在经验之外的。我们如何确认经验之外的能力的稳定度呢?(潜能的续航能力,经验之外能力的重现性)。这是我们要追求的潜能激发的结果。稳定度一词表示着不是随机的,是可以重现的,持续的,不是一闪而过的。经验之外就是想像力与创新。想像力与创新的持续性就是潜能与天赋被充分挖掘、激发的结果。如何做到?抛开束缚(心与物的束缚)与勤奋的去完成想像的。

   想像本身是无限的(没有我执),呈现想像就是被开发的潜能。

 

 

          喜欢我博客的博友请支持 

 

    李碧泰,心理学博士,具魅力的心灵导师,擅长启发引导: 爱、感受、美的性灵教育,开辟专题(点击标题进入)

【心的书房】 【早教实践】 【学习之道】 【家校共育】 【健康之路】【情感智慧】 亲爱的博友,您在家教、育儿、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困惑请留言发纸条,博士本人和您一起沟通探讨!李碧泰 被推荐博文(69) 本博针对博友的提问,新开专题【花婆婆*让世界更美丽】,为博友答疑解惑,播撒心灵健康美好的种子,让我们的心路充满花香,积极向上的生活!由于时间关系,仅限邮件沟通,本博在收到您的邮件后,3—6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有共性的问题,会以博文的形式发在博客里。通过网络为一些有缘的朋友做公益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同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谢谢!《心的书房》,有您更精彩: http://s7/middle/628ee5b2n9ea4cac18386&690  


  
  心的书房QQ:1816000974  心的书房邮箱:1816000974@qq.com

 

  http://s7/middle/628ee5b2n986269b0f956&690 

   音乐推荐:       《Beautiful》 AK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