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学习之路】

(2010-12-26 12:06:25)
标签:

少儿

情绪反应

庆幸

育儿

分类: 学习之道

                 http://s9/middle/628ee5b2g984a419a0dc8&690【学习之路】" TITLE="应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学习之路】" />


         【学习之路】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30ZH00SIGG.gif【学习之路】" TITLE="应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学习之路】" /> 

                       

                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4ZH00SIGG.gif【学习之路】" TITLE="应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学习之路】" />    文/碧泰

 

   或许我们觉得已经对孩子很用温和的语气在交流了,但为什么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并没有发生。事情是一位妈妈与孩子一起练琴的事。对于孩子弹错了,我们该如何的纠正呢?虽然没有一致的答案,但仍有脉络可循的。孩子的性格是导致没有通用的答案的原因。有的孩子可以接受指正,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纠错,更有些孩子是接受指正但就是改不了;所以不能有一概而论的解答。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发掘孩子能要的(能力所及)、想要的(能力还不能及的)、“该有的”(基本能力能达成的)、“拒绝的”(排斥的),以上的能力考虑都是以孩子的能力为基础而不是成人自己的认定当然可以提高一些能力要求的,有些太容易,但需持之以恒的,孩子愿意跟随是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否可以加强、加久的要求

以上述的例子,孩子练琴,认为自己操持的很好,被纠错,就会有“反感”“受伤”,这是常见的现象。这有如家长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孩子会选择老师的答案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标准”的依据就是由书面或是录音带来让孩子自己发现,而陪读的家长的心态,就是给予“会心的一笑”,表达对孩子能自己“纠错”的能力的肯定,与“接纳”孩子“改错”的勇气,并激励孩子完成95%可根据孩子的性格与能力做调整)的完美程度;如果下次是98%的完美率,就更可以赞美孩子的细心程度。

我们可能都会要求孩子的完美程度是100%;这是“对”的想法;但有二个注意点需要关注的:第一、孩子对100%完美的完成度达不成时的情绪反应与家长的处理态度。当孩子的情绪反应是暴躁时,要参与孩子不完美时,父母仍然爱他,并拥抱他的。当孩子的情绪反应是“隐瞒”时,当父母的要“接纳他”,并告诉他“隐瞒”只会让事情被发觉的晚一些,而且会影响到“有效的处理时机”,例如“玩火柴、玩蜡烛”的习惯等等。当孩子对“完美不在乎”时,就要注意他是真的不在乎,还是“自卑、自责”。基本上的原则是,根据孩子的真实反应,来做调整,不知道如何调整时,就请教“专家”的意见,选取表面现象与父母心态相符合的意见来做调整。

第二个要注意的点是:完美的标准是孩子的能力标准,还是父母的要求标准。当是孩子自己要求完美时,可庆幸,但也不可庆幸。原因是孩子的自我要求很高,很值得庆幸;孩子会自我完成很多的要求;而不可庆幸的原因是:挫折的容忍力会很低,有时还会自暴自弃。这时候家长的态度,就不要对他要求“完美”,更应该要求他“犯些错”,让他知道世界上不会是“完美的”。倘若“完美要求的标准”来自于父母,就是给出“无形的压力”了,最好的方式还是看看孩子的能力的发展,适当的给予稍高的标准就好,而不要给予“完美的标准”的要求。很多的抑郁症与“逃离症”都是“外来的完美标准”的需求,可能连父母自己都无能完成,却希望孩子替父母来完成。

期望高,是没错。但能力的积累养成才是完成期望的保证。共勉之!

 

                    http://s16/middle/628ee5b2g984a4b4a2eff&690【学习之路】" TITLE="应孩子的个性针对施教 【学习之路】" />



 

       http://s9/middle/628ee5b2g97c3279ba598&690         喜欢我博客的博友请支持  

 

           

    李碧泰心理学博士具魅力的心灵导师擅长启发引导 爱感受美的性灵教育开辟专题(点击标题进入)《心的书房》 《早教实践》 《学习之道》 《家校共育》 《健康之路》 《情感智慧》  亲爱的博友您在家教育儿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困惑请留言发纸条qq:1047023168 或邮件至 brightbs@qq.com 博士本人和您一起沟通探讨!碧泰 推荐博文(66) 

 

 

   音乐推荐: 喜欢请    


《请不要爱我,只能谈情,不能说爱》这首钢琴曲是小说音乐《只能谈情,不能说爱》中的配乐,有点砰然心动的感觉,由键盘带出的张力,优美而流畅。也多了些惆怅。音乐很不错让人想起初恋的感觉,那感觉在空气中飘散,当年的感动。 也许一个人的伤感是为了两个人的美满,而想念应该是美好的。当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就莫名的喜欢。聆听着,那从指尖滑过的旋律,有种渗澈心灵的感觉,音乐——虽不能拉近空间的距离,但是能使彼此的心靠近。能够把兴趣发挥到极致是一件很奢侈的梦想,但我们不需要极致,只需失落、无奈的时候,让她带给了我们一点点的温暖和幸福的感觉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