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社会现象】

(2010-11-28 20:37:03)
标签:

扁鹊

美国

慢性病

治病于未病

杂谈

分类: 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6ZH00SIGG.gif【社会现象】" TITLE="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社会现象】" />        

                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 碧泰

先看看二篇有关于治病于未病的文章。我们人应该要有治病于未病的意识。为什么呢?一个简单的理,当出现问题时,都已经造成“大伤害了”,亡羊补牢,只能处理未被伤害的部分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亲情的关系的处理,爱情、友情、意外的预防、慢性病等等都是。一经损伤,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火灾、水灾、风灾、慢性病变成重症、心理性疾病等等都有晦之已晚的情形。教育、思维之病都是。超前的思维,不是等50年才需要,而是现在做,就能“治病于未病”;补救的过程耗费的人力物力更大而且很难如新,除非重生(重建)!

   《战国策》寓言:治病于未病

    某日,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病之时。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得好极了可惜大多数人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寻求解决方法等到损失造成了才寻求弥补为时已晚。”

   下面的文章是摘录于一位美国行医30年的医生,因为自己的妻子得了慢性病,才着手研究7年的营养学,以图从现在的治病于重病下的习惯思维做个提醒,并做到真正的预防与治疗慢性病。下面是对糖尿病的摘录:

 http://s3/middle/628ee5b2g961c50eb64a2&690【社会现象】" TITLE="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社会现象】" />
http://s15/middle/628ee5b2g961c53fca62e&690【社会现象】" TITLE="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社会现象】" />
   文摘最后一段提醒我们,慢性病都是积累的,尤其是所有的慢性病都是人体过度被“氧化”的结果。“氧气”是我们的生命之需,也是我们老化与癌症的起因,因而有很多的“抗氧化药物的诞生”,这是追求“特效药”的世俗心理。然而“特效药”的实验只对一二项控制因子做观察,而人体却是个综合营养的需求体,当单方面的成分在短期摄取过高时,的确有疗效,但也形成另外对身体的破坏-副作用

   一位行医多年,致力于传播“治病于未病”的宣导的医生。如是说:

 

    http://s15/middle/628ee5b2g961c593622ee&690【社会现象】" TITLE="重申治病应在未病时 【社会现象】" />

   教育的方式与思维是我们最能掌握的“治病于未病”的项目。接受度应该

 

更高,因为只要思维转个湾就能收效甚大。这是我不孜不倦的写博文的动力,

 

希望有缘人自己能收获自己,我就很感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