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与放开【心的书房】

(2010-11-16 02:56:51)
标签:

思维

文盲

文化

解放

放开

分类: 心的书房

http://s3/middle/628ee5b2h951c32c58b12&690

http://s14/middle/628ee5b2h951c32f34f0d&690

http://s1/middle/628ee5b2h951c3166ac10&690


 

开放与放开【心的书房】

                                    --碧泰

思想开放的人不见得能放开思想(思维),这是个很奇妙的观察结果。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身边的朋友思想很开放,什么话题都敢聊,都敢说,但是我们也会发觉到身边的这位朋友是个(思维)放不开的人;所以思想开放的人不等于是思维能放开的人。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的认定思想开放的人等同于放开思维的人,但很快的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不能等同的。一个明显的例子,一位穿着火辣的女人,我们就会认定她是性开放的人,实际上,她只是想吸引他人的目光而已,她可能在穿着上思想开放,但在思维上的某一点是个思维放不开的人。

我们可能会知道“抑郁症”的人,是个思维放不下、放不开的人,是个把自己锁在思维框框的人;可能由于遭遇,可能由于环境造成心理的压力,以致于形成一种感受习惯,而导致思维放不开。

我们很容易的就劝解身边的朋友,想开一点,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但是真正的从事心理调解时,才能理解“思维放不开”不是旁人的一句话能解开的。思维的习惯与性格有关,关闭式的思维是周遭环境的对应与与生俱来的性格种子息息相关。内向的人比较容易抑郁,善良性格的人也很容易抑郁,这都起因于“不敢表白”,“与人为善”,“替他人着想”等等的教导。“与人为善”,“替他人着想”都是“正确”的教导,“不敢表白”是性格也是“反射条件”的教导所造成。要让“性格”勇敢起来,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有幸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是幸运的,但还有更多接触不到“网路”、“书”的人群,就是“命”。教育的普及面就是要消匿“文盲”,然而解决“文盲”不是只有到学校“读书”这个管道。

我妈妈是“不识字”,但却不是“文化的盲人”,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榜样”,勤劳、朴实、正直、善良。她的受“教育”的途径,就是“母语”的媒体-广播、电视、戏曲等等;可见“媒体”才是教育的力量。要扫除“文盲”(文化的盲从),媒体的力量得从新的铺陈,这样社会才能更和谐,毕竟“文化”才是改进社会的力量。

唯有思维放开才能不闭锁。思想开放只是某个行为单点的表徵。社会的进步需要思维的放开,个人的进展也需要思维的放开。在开放(解放)之余,需要的是放开!


 

http://s10/middle/628ee5b2h951c325ab719&690

 

http://s8/middle/628ee5b2h951c31e0c3d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