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书房】进取者的悲哀


标签:
旁观者进取角色现实社会不归路杂谈 |
分类: 心的书房 |
观赏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二》时,看到剧中的孩子,在一再的不合理要求中走向了偷抢的不归路,很令人嘘予。该影片中,每个大人的做法都是现实社会的写实,其中的一幕令人很不知所措。小孩抢了老妇的项链,又主动的归还,该谅解吗?剧中父母的管教,老师的管教,校长的管教为什么是导致坏生更坏的催化剂呢?“无助的被迫”是很多人走上不归路的原因之一,因为进取,想要赢得认同与接纳,而开始了进取者的悲哀的一生。为何进取者也会悲哀呢?就因为他主动,他宽容,他理解别人的性格。也因为他善于克服困难,对没有100%把握的事也勇于挑战,但也造成似乎是承诺的事没有100%的兑现的穹境。这是进取者的悲哀之一。保守可以赢得一时的安逸,进取会有失落的风险。我们会赞赏进取者的勇气,我们也是投机的旁观者。
进取者的悲哀之二,就是当成为进取者时,就得是永远的进取者,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所有的要求都将是苛刻的。“能者多劳”是个戏虐词。进取者只能无休止的行动着,直到“灭”了的一天。
世上唯有进取者的角色,不存在着角色扮演的机会。投机者,旁观者,永远可以随时替换角色,这是进取者该有的体认。
好好努力,永不停歇这是进取者的宿命。
本想在哪句话就停笔。但进取者不该是这样的。接受孤独,与不理解是进取者的修养,坚强与不间断的成功才能赢得尊崇。不该感觉累,累就是一种“无能”。这是给进取者的标签。
人生就是一个不停歇小齿轮,是自行车的驱动轮,不动了,就会停歇!休息是为了走更长久的路,是自己给自己的安慰话。唯有自己主宰了,才能说的话。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了,就是人生的成功!共勉之!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对乐学思想提出系统的阐释:“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乐学”教育思想综合了深厚的心理学、生理学和脑科学基础,是高层次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