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书房】解决忧虑的一个事例

标签:
儿女人脉天赋杂谈资源忧虑心理 |
分类: 心的书房 |
一天照例与朋友练习着乒乓球的球技,休息时见朋友拿出药吃了下去。我问朋友:“身体不舒服吗?”朋友很支吾的说:“是失眠,没有睡好觉。”我没有再细追问,只和他随便的唠嗑起来,漫不经心的开解他说: “忧虑的事,不见得一定会发生;若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重要的是接受发生的事实,与积极的处理,运用【内】资源与【外】资源,尽力的处理,并且想方法做些预防措施,预防担忧的事,把这些解决事情的方案有了计划和步骤去实施,算是尽了人事,剩下的就是福气与天命的事了。”他听完深有感触,就把他的思虑告诉了我,他的女儿考到外县市中学,要离开家,独自生活的处理安排让他思虑过度,睡不好觉。
人生有些事的变化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当养育的儿女有很好的表现时,经济的支援与儿女独立处事的能力都是当父母的能力的考验。“时间”、“人脉”、“天赋”都是人的基本资源。预先的准备是对“时间”资源的充分利用,所以“提前准备”就不会“无聊”,就不可能“懒”,这种“强迫”就是必须养成的好习惯,而且会潜移默化到儿女的身上。
“人脉”是缘,也是灵的交会。踏出才能广,深化才能缘深,主动与本识是“人脉”的基础,和时间资源有关,也和行动力有关。“天赋”需要雕琢,用科学的方法来雕琢,用科学的学习来发现,而且可以传递给儿女。
“时间”与“天赋”是内资源,可以随着好好的运用让内资源“不断的壮大”。“人脉”是外资源,是靠“时间”与“天赋”不断的积累与发挥。这些都是让事顺利的资源,让经济资源扩充的基础。
儿女的独立处事能力的锻炼,就是得让他去体验,并预先的做思想的交流,有时我们得远远的观望,例如外出时,就让他独立的去处理生活上的事物,而我们就在50米、100米处观望并做事后的讨论(不是检讨)。例如与儿女相约在100—200里的陌生地点见面,让他独自的经历转车,找地点,找人协助的经历等等(拜现在科技所赐,使用手机可以安全的进行这样的对儿女的社会经验锻炼)。这些社会经历的体验都不是书本可以提供的,因为这些经历隐藏着一些必须的身体的劳累,与知识运用的要求;而且还有陌生事物的出现与干扰,这是最佳的“体验教育”与“情境教育”的方式。最佳的体验年龄是11—13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不等于“思”,“思”没有“行动”就不能“进”。“进”才能解决问题与忧虑。深入的想,深层的想,进一步的行动,就是“进”。“进”才能“取”,这就是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