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的书房】我们知道如何反省吗?

(2010-05-07 01:06:27)
标签:

家庭文化

社会文化

书房

偏差

医术

校园

杂谈

分类: 心的书房

 


http://s3/middle/628ee5b2n85ece044eb42&690


  【心的书房】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51ZHE1SIGG.gif

 

  

 我们知道如何反省吗?

 

      

      碧泰

 

        

反省是人的一种修为,为的是警惕自己,激励自己往正向的方向走。本是一件正面积极的事,但若反省的方式走偏了,或是一时的求取心安,以类似供佛拜拜,来求取一时的心安与平静,可能更危害了人生的价值观与正向的人生路。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3ZHE1SIGG.gif

 

能反省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人的心智的复杂及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的对行为的规范,让【反省】潜入看不见的行为中,有时偏差了而不自知。日前发生了许多的持刀杀害幼儿园的事件,就是【反省】偏差,【认知失调】的明显例证。心理产生了矛盾与豁出去了产生【反社会】的行为,都是长期的压抑与长期的【认知失调】有关。

 

【反省】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我们的教育的确忽视了这一区块。由于对于【面子】的看待与世俗的鄙视【心理障碍】而让【反省】的引导没落。然而心理咨询的需求却是波涛汹涌的成长中。华佗的医术的寓言故事中讲,医病于未发之时,最具效果,但人们却是推崇医病于重病之时的医术。同样的,【反省】的引导的最佳时机,也在【认知失调】初萌的时期最好。这个时期就是12~18岁的青春期,也就是【认知,认同】的成长期。

 

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心理郁闷期。幸好都得之于遇到【好书】的引导,而没有走向偏锋。为何青春期容易形成【认知失调】的习惯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93ZHE3SIGG.gif

 

在能力未逮与理想的落差和必须压抑的需求下,【反省】的矛盾,让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思维却是不认同的矛盾中,成长着【认知失调】的习惯。我们得承认每个人都有多多少少的【认知失调】。典型的例子,是【身不由己】,说着的话是【言不由衷】等等。有的人,因为机缘的改变,【认知失调】没有继续的加剧;有的人,因为【时运不济】,【认知失调】严重的加剧,因而有杀幼儿园的孩子的残忍事件。

 

对社会的认同与被社会认同是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共同影响。当然也不排除自己本身的坚强与机缘的影响。【反省】的正确方向是什么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5ZHE1SIGG.gif第二点是较难的。调整能力可以让理想逐渐的实现,心理的矛盾会减缓。与自己沟通与他人沟通会减缓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与减缓他人给自己的压力。 当然,有的人的【反省】是借助【宗教】的力量,来求得心的平静与安和。借助【宗教】的仪式来获得有声的认同与无声的认同。

 

【反省】的目的是提升自己,也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是自己【安慰】自己的方式。相反的,【反省】也会给自己压力,也会想从【反省】中解脱。所以【反省】的运用与引导,有如刀锋与刀背;运用对了,就能势如破竹的提升自己,运用的偏差了,就会阻塞了前进的路!http://s6/middle/628ee5b2n85ecfa89ff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