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书房】易经与预期的结果

标签:
易经阴暗面书房情境吸引力法则校园杂谈 |
分类: 心的书房 |
http://s1/middle/628ee5b2n853527d94030&690
在《吸引力法则》这本书里谈到,人会自发的产生预期的结果,不管是消极或是积极的思维,这样的自然磁力都将影响着未来预期的结果。易经是人生情境的写照,卜算,算命都是人生情境写照的观察统计的瑰宝经典。产生预期的期望似乎给人一个人生的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拐弯的路牌。所以有许多人借助各种的方式来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我们的成长认知过程中,我们也会形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意识,甚至是自然的会有自己的预期的结果。若再加以他人的强化,这样的心理会更被强化,因而形成了《吸引力法则》的效应,或则是去依赖卜算,依循照做。 |
|
当三岁小孩,在亲人的预期的行为的影响下,就会逐渐的形成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去接纳什么与不去接纳什么的原则。这个影响有的人会持续到终老,有的人由于接触的环境的改变,受教育的影响,在自我认同期与被他人的认同期(青春期)会产生变化。
他人的预期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的结果将影响着自己的人生。预期结果的思维模式就是选择能力。人生的起伏,高峰与低谷,【易经】会描述,其他的卜算也能指出80%的符合(毕竟是统计观察的归纳的结果)。而我们对【预期的结果】该是怎样的对待呢?就在于对【知与不知中的主动与被动】做出选择。主动的【知】(去卜算),被动的【知】(自然的发生);主动的【不知】(尽力的积极的做为,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被动的【不知】(主动的漠视的行为)。似乎是知道该知道的(知识),努力的去做,就会有独特的成果。
和朋友讨论到【婚变】的发生,似乎是【预期】不了,也【预防】不了的事件。唯一能做的事似乎是【让心走在一起,让心走近】是一条正道,但通常会被人们【被动的不知】(主动的漠视)。
【易经】与【预期的结果】都是一种【可发生的情境】和【不可抗力可发生的情境】。我们预期会发生的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但我们【漠视】时,通常就会发生【未预期的结果】。
http://s4/middle/628ee5b2n8535b83855f3&690
所以我们该重视的是:【不该漠视】。主动的【不知】与漠视是不同的。主动的不去知道,不去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并不是漠视【阴暗面】,而是持续的扩大自己的光明面,去照耀【阴暗面】。漠视是忽视发生的征兆,而且也忽视了发展【让心走在一起,让心走近】的努力与用心,是一种排斥,非接纳的心态。主动的【不知】是宽容了,接纳了,仍然的尽人事的积极的作为,不去知道【预期的结果】,就像花会努力的开,种子会努力的长,在自己本身上去努力争取资源。因为风风雨雨,阳光阴霾是自然界在运作的,无人能预知,预防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为自己扎根,茁壮自己的资源以抵挡风风雨雨。
http://s4/middle/628ee5b2n8535157032d3&690
http://s7/middle/628ee5b2n853512146bc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