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28ee5b2g7dfb65284ef5&690获得不意外" TITLE="【家校共育探索4】放下追逐心 获得不意外" />
在家长、教师、学生的心理,追逐名次,追逐成绩,是既定的目标。跟未来的成就是息息相关的。但我可以提出很多的例证,来证明让学生专注于学习的获得,将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其一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二是学习的兴趣不会被摧毁,其三是主动的在挑战出题老师的能力,其四是名次与成绩的提升会让学生、家长、教师喜出望http://s3/bmiddle/628ee5b2g7dfc73491c82&690获得不意外" TITLE="【家校共育探索4】放下追逐心 获得不意外" />外,其五是人际关系的提升,因为同学会想了解有什么独门的妙方让成绩突飞猛进,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有了自信,其六.....,真的是很多。而更重要的是,自己学习方法的确立与研究精神的确立。
苏格拉底教学生,从来不给直接的答案,而是提问,让学生去思考,并讨论,而这个就是思维的学习,思维的拓展的学习。如何从接受学习的教学形态转为掌握学习的教学形态,在高慎英,刘良华著的有效教学论就有说到。不公布名次,或不在乎名次,只在乎学习成绩的进步与学习的效果,经过了我10多年的印证,自己本身与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印证,都获得了满堂彩的收获,所以我才敢这样的鼓吹。当然要能有这样的尝试与远见,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也曾经迟疑,但这条路给了我和许多的学生一条新生的路,与充满人生自信的路。我想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当用直接取得的方式去取得时,往往不能很圆满的取得,学习成绩的突破;有时得像在窄瓶中取糖果,不能握紧拳头,想要一次拿下很多,反而拿不到;而是每次拿一点,一点的拿,比抓满糖果而拿不出来,更能有效果。
http://s6/bmiddle/628ee5b2g7dfc7d7632c5&690获得不意外" TITLE="【家校共育探索4】放下追逐心 获得不意外" /> 我只能说:【取之必先予之】,这个哲理的体会,完全存乎每个人的领悟层次了。用于学习上,这个【予】是什么?我想就是用兴趣,用心的把知识读到内心里,学习知识其实也是修心的过程;能取得的不只是成绩的进步,更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与家长的这个给学生的【予】,我想也能体会出该给予的是什么了?放弃名次的追逐,放弃名次的公布,追逐成绩的进步,追逐学习有心得,成就会离学生远吗?
在这边我顺便提一下,要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分出高下,90%是课本里有的,而10%是进一步的试题,是最能让学生有信心,并往上一层去探索的引导剂;学生若能进一步的先自己有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成绩的提升就如探囊取物的轻而易举。所以家长如何去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的考试,成绩就可以很省心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绝对不是教科书的学问,所以教科书的成绩取得8,9成就可以了,想分出高下,更不需要刁钻的题目,而是发挥的题型,名次是教师的喜好,还是家长的喜好呢?
不公布名次但给予奖状的奖励与要求分数的保持与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评核方式了。这是一位台湾国立实验完全中学教师的经验之谈,该校的重点大学录取率是99%。(完全中学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连贯的学校,该学校每个年级只有7个班级,每班的学生30位,每个学生的专长都被发挥了,该校的名称是: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实验中学)
http://s16/middle/628ee5b2g72ff8af8aabf&690获得不意外" TITLE="【家校共育探索4】放下追逐心 获得不意外"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