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iddle/628ee5b2n7ce2d2dae1d1&690
曾经到过泰国的普吉岛旅游,在去普吉岛搭船的转站点,导游特地的指出有一个村落,叫做不努力村,我很好奇,就去看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村子濒海而居,茅屋内没有家具,大人小孩衣不蔽体,村民懒散的玩着牌,小孩无聊的嬉戏着。听导游说,这是泰国的政府拨出来的一块地,而这些村民的习性是,没有吃的了才会去海里捕鱼,他们不做贸易,也不接受教育,活着就是吃,喝,玩,乐。不与其他的部族有任何的交流与贸易关系。
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现世的隐居文化,代代相传,无争无忧,也无生命的意义与文明进步的目标。这也是一种活着的方式。
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改进生活而奋斗,所以很多人愿意接受教育,学习技能,以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当我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孩子开始拒绝学习,甚至捣乱学习时,我真的很想让这些孩子去看看那个不努力村的状况。
一个学校会存在着大致三类型的学生,一是能学习的学生,一是得过且过的学生,一是压根不想学习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心态变化。就得靠学校的校长,教师的教导,而使这三类的学生的比例发生变化,但影响性有多少?可能是个问号?
我在想家庭的文化影响与学校的知识影响,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但可以断定的是,家庭的文化与学校的知识教育相合作,双管齐下应该可以取到最佳育人效果。毕竟文明的进步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所以说家长开始进步了,学校就不得不进步了,而教育评量的制度就得被迫改革了!进步的力量就在我们这些社会的精英家长中,别让我们的权利也睡着了。家长是该学学如何影响教育制度了!
http://s5/middle/628ee5b2n72e37c02ba9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