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译文
(2025-05-21 13:01:55)
标签:
文言文 |
分类: 诗词文赋 |
《论语》十二章原文、译文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便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俗;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原文】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进也。”
【译文】
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 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在平地上用土堆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如果要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糊涂,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原文】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
(《论语·颜渊篇》)
【译文】
孔子的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还要凭借别人吗?”颜渊说:“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也要践行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