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60天任务《朝天子·咏喇叭》

标签:
高考 |
分类: 诗词文赋 |
第60天任务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 曲儿小:曲子很短。腔儿大:声音很响。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辨:分辨、辨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全曲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全曲借物抒怀,虽然没有正面提到宦官的字样,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喇叭、唢呐呜呜哇哇,(吹的)曲子短小,声音响亮。官府的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名誉身价。军人听了军人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还能到哪里去分辨什么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也飞光了!
[易错字填空]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直接性默写]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情境性默写]
1.《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2.《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军民对喇叭之声的反应的句子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4.《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朝天子·咏喇叭》中“曲儿小腔儿大”,写宦官集团小人得志气焰十分嚣张的情状,生动传神。
6.《朝天子·咏喇叭》中“只吹的水尽鹅飞罢”,非常形象地预示了剥削将愈来愈重的发展趋势,揭露了腐朽的统治阶级贪婪残忍的本质,同时也暗示了明王朝将因此而灭亡的必然命运。
7.《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曲儿小腔儿大。”
8.《朝天子·咏喇叭》中,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预测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9.《朝天子·咏喇叭》中,“曲儿小腔儿大”一句在一大一小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10.《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军民不辨真假对宦官充满恐惧和担忧的诗句是:“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