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2023-04-29 11:31:05)
标签:

高考

分类: 诗词文赋

36天任务

书愤

陆游

早岁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书愤:抒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同“哪”。气:气概。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诗中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檀道济率兵伐北魏,屡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杀。他被拘捕前曾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南史·檀道济传》)名世:名显于世。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指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颈联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但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气壮如山。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矣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显于世,千年来又有谁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易错字填空]

1.早岁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伯仲间!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直接性默写]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6天任务《书愤》 [情境性默写]

1.《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写诗人早年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2.《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之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

3.《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刻画出了诗人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年已老的形象。

4.《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5.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6.《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7.《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8.《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了诗人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事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

9.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是对自己过去抗金壮举的回忆。

10.陆游的《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书愤》中描写早年激烈的战斗生活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2.《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恢复中原的志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