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2023-04-26 15:00:14)
标签:

高考

分类: 诗词文赋

32天任务

五代史伶(líng)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óu)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yú)?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易错字填空]

1.呜呼!盛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此三者,吾遗恨也。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锦囊,负而前,及凯旋而之。

3.方其系燕父子以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岂独人也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直接性默写]

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4.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32天任务《五代史伶官传序》 [情境性默写]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满招损,谦得益”(《尚书》)作为论据,再结合庄宗的实例,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而是都由人事决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文章开头用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提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催人警醒。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描绘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欲抑先扬,一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和一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力透纸背,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

5.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些许忠臣还被庄宗逼着提刀割发,发誓效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

6.《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指出应注重生活中可能导致祸患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物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战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