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60篇)第23天任务《桂枝香·金陵怀古》

标签:
高考 |
分类: 诗词文赋 |
第23天任务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g)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肃:肃爽,天高气爽。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簇:箭头,形容山峰林立。去棹: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画图难足:用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竞逐:竞相追逐。凭高:登临高处。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谩嗟:徒然感叹。谩,同“漫”,徒然。商女:歌女。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语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镞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中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啊朱雀门外兵临城下结绮楼上还在欢声笑语,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对历代荣辱兴衰枉自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玉树后庭花》遗曲吟唱。
[易错字填空]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2.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直接性默写]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3.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4.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5.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情境性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三句点明了地点、季节、气候。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描写出词人登高远望,纵目千里所见到的景象。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两句直抒胸臆,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两句借“寒烟”和“衰草”寄托惆怅之情。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句化用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
6.《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归帆去棹残阳里”一句写出了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背西风,酒旗斜矗”两句写西风紧处,酒旗高高挑起,迎风飘拂。
7.《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8.《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深秋时节的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9.《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10.《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描写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是:“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的诗句是:“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1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相生,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观察的视野。
1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从侧面概说此地风物之美的诗句是:“画图难足。”
1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