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赏诗歌分类训练一:形象(教师版)

(2022-05-15 18:12:08)
标签:

诗词

分类: 诗词鉴赏

鉴赏诗歌分类训练一:形象

(教师版)

1.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的最后三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解析曲的最后三句描写了大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景物,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渲染鉴赏诗歌分类训练一:形象(教师版)出一种深浓的秋意。作者因收到万里之外的家信,正做着回家的梦,但大雁的啼鸣、鉴赏诗歌分类训练一:形象(教师版)芭蕉叶上的雨声惊醒了美梦,于是倍感思家的愁情和归家无期的惆怅。

答案诗中选取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烘托出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

 

2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刻画了词人自己的形象,词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的形象。(可以从“杖藜徐步转斜阳”句理解,此句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3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几度:这里指几年。翻:反而。

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生动恰切地营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伤别而悲凉惨淡的心情

 

4.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鉴赏诗歌分类训练一:形象(教师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5.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作者送别友人薛华时,心情悲伤凄苦,生出与友人共同漂泊、共赴天涯之心,是一个看重友情、心系朋友的形象。

 

6.                         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颈联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使用的意象有:角、沙漏、灯、灯花。这两句通过描绘作者梦醒之后倾听沙漏和早晨的角声,观看孤灯上灯花掉落的情景,营造了孤独、凄凉、忧伤的意境。

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在外漂泊流浪的凄苦和无比、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