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平
桂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04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学不等于受教育

(2013-05-06 12:14:10)
标签:

转载

分类: 随心人生

上学不等于受教育

——四读《上学真的有用吗?》

上学是一种习惯和态度的训练,它是从外部进入的;而教育则是自己掌握的,并且可以自我扩展,甚至自我超越——正如所有人类精神潜能的自我解放。而在上学中,主要是听别人的安排,这种心灵控制使学校变得可憎,甚至带有猥亵的意味。(第67页)

上学不等于受教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学只是接受训练,这种训练就算是需要的,以后也很容易补上;何况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而无益的。有个问题我一直无法理解:现在的学校教育,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形式,尤其是它的训练和考试方式,让学生变得愚蠢而麻木,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还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猥琐呢?现在我明白了,这也几乎是必然的:在上学中,主要是听别人的安排,这种心灵控制使学校变得可憎,甚至带有猥亵的意味。如今的学校教育就是在对男孩女孩进行精神上的猥亵!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当你试图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义务时,你在你所谓的说服当中就已经是掺杂了暴力和威胁的,或者更糟糕的是还掺杂了阿谀和许诺的。因此,他们或者是为利益所引诱,或者是为暴力所强迫,就装着是被道理说服的样子。”不仅如此,卢梭接着说:“这样一来,将产生什么后果呢?首先,由于你把他们不能理解的义务强加在他们身上,将促使他们起来反抗你的专制,使他们不爱你,使他们为了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奸诈、虚伪和撒谎的行为。最后,使他惯于用表面的动机来掩盖秘密的动机,从而在你自己的手中学会不断地捉弄你的手段,使你无法了解他们真正的性格,而且一有机会就用空话来对你和别人进行搪塞。”这就是我们古人讲的“师弟相渎,教学交弊”,这就是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讲的“学校生活彻底破坏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无拘无束的时代”。

学校、校园、学习、青春……这是一些多么美好的字眼,然而,今天,它们一个个全被亵渎了,为什么会这样?茨威格接着说:“那种令人沮丧的学校生活也不能怪我们的教师。对于他们,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他们既不是暴君,也不是乐于助人的伙伴,而是一些可怜虫。他们是条条框框的奴隶,束缚于官署规定的教学计划,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必须完成自己的‘课程’。”教师也是一帮可怜虫,他们和学生一起,变得越来越卑贱、势利、麻木而猥琐,这正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让我们再来看看盖托是怎么说的——

◆集约化学校的一大秘密就是它并不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学。一个更大的秘密是,它不试图教人自己指导自己。

◆这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它无情地按输赢把每个人归类。学校所灌输的我们在社会中位置的尊卑,会决定我们大多数人终生的命运。

◆课堂里的事并不重要,它不能代表年轻人真实的需要,也不能回答现实生活带给年轻人的那些极为紧迫的问题。校外遇到的问题被视为无关紧要,而实际上,它们才是最重要的。抽象化的学习以“学科”为核心,它不涉及个人的渴望、恐惧、经验以及诸多问题,向学生强行灌输一种了无生气的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

◆学校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实验室,将原本独特的个体训练到只会做出集体的统一反应,将长期的乏味、嫉妒、有限的技能当作人类的自然状态。官方经济体系需要持续输入单一的、乏味的、被动的、焦虑的、没有朋友、没有家庭的人们。因为这些人可以轻易地去除、不断更换,并且能产生最大效益,然后就会被清理掉。

◆我们的经济是由它的建筑师设计的,它依赖于人们对创新、时尚的狂热追求,引诱人们不停地消费……逃避羞耻。在我教书的第一天,一个老教师告诉我怎样管住学生,她说:“让他们难堪,他们就怕这个。臊他们,让其他孩子也去羞辱他们。”

……

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但上学不等于受教育。

失学可以补上,而没受教育则会阻碍你一生。

学校早已走到了教育的反面,我们到哪里去受教育?

2013/5/5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