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作文讲评
(2012-09-14 10:21:25)
标签:
底气作文文化 |
分类: 作文指导 |
“底气”作文讲评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词语解释
《新华字典》的解释:
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1.指人体的呼吸量。2.泛指气力或劲头。
注意:
(二)打开思路
底气
1.底气是什么?
底气是信心和力量的结合体,信心是内在的“底子”,力量是外显的状态(或气场),也可以说是“劲头”,二者缺一都不能视为真正的底气。只有信心而缺少外在的态度或行为,不能称为底气;只有表面的力量而缺乏内在的信心,是假底气,所谓“纸老虎”、“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等都是这种表现。
底气的主体对象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职业、群体和组织。比如说教师的底气、企业的底气等等。
2.底气的作用是什么?
例一:
例二:
考场上,没有底气,胸无成竹,难以将原本的才华淋漓尽致发挥出来。
一个人没有了底气,便如同太阳失去了光辉。
3.怎样才能拥有底气?
(1)“底气”产生的根源
可以围绕底气产生的根源(一点或几点)进行性质的辨析,诸如物质财富底气、权力地位底气、学识技能底气等,分析其性质、价值以及意义。
(2)获取“底气”的途径
比如,是通过自我奋斗并经由继承与发展而产生的厚实的“底”,还是一味啃着的老人的“底”,抑或是通过投机取巧甚至徇私枉法而获得的“底”?产生的“气”是正气,是霸气,还是邪气?等等,分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底”,并由此产生什么样的“气”。
例一:
底气,来源于自身的不懈奋斗。
底气,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例二:
拥有底气,需要坚定的目标和隐忍的奋斗。
拥有底气,需要一颗纯粹高尚的心灵。
纵向思路参考:
例一:
底气,是踏出人生每一步的信心和力量。
例二:
【存在的问题】
1.对“底气”理解不准确
(1)在论述中将“底气”等同于“信心、自信、信念、勇气”,如“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过路的人你们不该提起底气,去扶一下老人吗?”
(2)认为“底气”的感情色彩随时代而变化,如“底气这个本来是一个十分正面、积极的褒义词,但是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让这个词渐渐趋于贬义”。
(3)在名词“底气”前面添加不恰当的形容词(“坚定的底气”、“浓郁的底气”),甚至导致观点性的错误,如:
(4)对“底气”理解不当导致用例错误,如:
(5)对“底气”理解不当导致立意不佳甚至立意不当,如:
2.古代素材太多,新鲜素材较少;常见陈词滥调,鲜见对现实的关注、揭露和建议。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