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窑火烛天、千年遗韵---中国冮官窑古陶瓷展览(前言)

(2017-05-02 20:16:01)
分类: 冮官屯窑陶瓷收藏与研究

    冮官窑(又名江官屯窑、冮官屯窑、辽阳窑),中心窑场位于现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冮官村,窑场规模较大,通过多次实地踏查:以冮官村为主窑场,横跨太子河两岸,播散至其西部的英守堡村,北岸的官屯、城门口村、施官屯村、上缸窑村、下缸窑村,近年本溪市西湖区也有窑场发现。其更远播散区,抚顺大官屯窑日伪时期即行发掘,为金元时期窑场,因处矿区,窑场已荡然无存。

    最早记录冮官窑的是中国古陶瓷研究大家叶麟趾先生,在其著作《中外古陶瓷汇编》(1934年)对冮官窑的记述为:“辽阳窑,在今辽宁省辽阳县江官屯。” 而最早发掘该窑址的是日本学者八木装三郎,其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满洲考古学》发表《满洲绘高丽式古陶窑发见》。解放后国内对冮官窑最早踏查和记述的,当属1955年就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记录的东北考古奠基人李文信先生,其《辽阳县冮官屯古窑址笔记》确认:冮官屯窑位于辽阳市东偏北约30公里的冮官屯自然村区域。

    该窑址1988年被确立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进一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基于各种历史原因,这座规模巨大、器型齐全、釉色丰富,时间跨越辽金元,烧造时间近三百年的“五京七窑”之一的古窑址,却一直未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发掘与研究!连《中国陶瓷史》这样的典籍对其记载也仅限于“始于辽,盛于金,元代渐衰停烧”这个理论层面,稍详尽的记述当为路菁所著的《辽代陶瓷》这样的权威著作,但也仅仅是短暂踏查与对前人记录的总结与片面认识:“主要烧生活粗瓷,未发现匣钵使用”。

    幸运的是在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7月开始对这个窑场进行了有重点的发掘,并聘请国内古陶瓷专家进行论证,一致认为:冮官窑是辽金元时期东北最大的陶瓷业手工作坊。

    多年来,辽阳市冮官窑古陶瓷研究学会广大古陶瓷收藏家对重要藏品、标本的不断收集与文献研究,一致认为:冮官窑烧造时间始于自辽晚期,金代盛烧,元初停烧。不但产量大,主要播散辽金东京路统辖及太子河流域,而且品种多,从东京官府、宫廷、寺院的建筑构件,到佛教、道教的宗教造像、香插、花瓶等器物,更多的是盏、盘、碗、瓶、罐、盆、玩偶、文房、棋类等器型。釉色从辽晚期流行的三彩器、仿定窑的精细白瓷,到金代肥厚莹润的黑釉、酱釉、茶叶末釉器,受磁州窑影响的化妆土剔刻纹饰粗犷大气生机勃勃,白釉点褐彩器为窑工取材太子河沿岸花花草草自化创造,拙朴、自由、奔放,独具风韵。晚期可能还烧造少了鈞釉。

     翻开辽金时期辽阳的这段历史,不能不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赞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渤海国后改其国为东丹国,命太子耶律倍王之,称“人皇王”,太宗耶律德光采纳东丹国左相耶律羽之建议徙渤海民于梁水之滨(辽阳),开始了辽朝对辽阳的实际统治与辽阳繁荣的开端;金代的一代明君,被后世学者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就在东京辽阳府政变称帝,其母、舅为辽阳渤海望族。金世宗多次巡游辽阳,并给予减免租赋等优待家乡政策。这一切,都说明作为辽金五京之一的东京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地位和繁华风貌,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创烧为其服务的冮官窑(瓷窑务)这样东北地区最大的窑场成为了历史可能与必然。

    通过近年来对冮官村古窑址的多次考察、走访村民、请教专家,越来越多的核心物证已为我们展现了对这个古窑场的全新认识:那就是冮官屯古窑在辽金时期具有政府主导性质,其管理和生产陶瓷的机构是“瓷窑务”,且有划刻“官”字和戳印“公主梁”字样的鸡腿瓶官窑器标本被发现!遍查辽金史籍,在辽金时期号称“梁国公主”的仅为金代辽王完颜宗干之次女(徒单贞之妻),其兄弟即海陵王完颜亮。显然,“公主梁”戳记款鸡腿瓶应为宫廷定制器。同时,此器物的发现,也为冮官窑此种器型鸡腿瓶的烧造年代提供了一件标准参考器。

    在冮官窑址附近发现了具有官府管理窑场机构的两件可靠物证---瓷质买地券。一件为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金代正隆五年瓷质明堂之券》,另一件为征集的《金代泰和元年瓷质天穴之券》。

    综合相关文献,“瓷窑务”作为地名已见载于宋辽史籍,而此买地券中“王兴”是在“瓷窑务住”的,“刘瑀”又是“瓷窑务住人”,说明在金代正隆五年(1160年)至泰和元年(1201年)期间,当时的老百姓就住在“瓷窑务”这个地方的。而史籍表明:窑务为主管陶瓷的业务机构,且《金史》中“皇后庄、太子务”这类地名,即为“官地”之名,此乃“务”为“官地”的旁证。而“金制:官地输租,私地输税。”

   《金史》记载:“甄官署令,从六品。丞,从七品。直长,正八品。甄官署掌劖石及埏埴之事。”“属尚书工部。”,而“甄官署”应该直接在“尚书工部”领导之下,且有管理“埏埴之事”(即烧造陶瓷)之职能。因此,“瓷窑务”作为地方上直接管理、烧造陶瓷机构,其归口自然是中央的“甄官署”所在。

    同时,金代又实行官田输租和猛安谋克军户体制,随着金代版图的不断南扩,许多窑工很可能是前方征战掳掠而来,尤其是当时的磁州窑、定窑等窑场。窑工在官府的管理机构“瓷窑务”管理之下烧造瓷器,为宫廷、官府输租、贡瓷。且金代对官用工匠也有工资级别等相关待遇,其供职机构当然具备官办“国企”性质了。由此可见,在辽金时期被称为“瓷窑务”的冮官窑是当时东京辽阳府地区的专门管理和生产陶瓷的“国企单位”。

    在市委市政府、宣传部、文化局的领导下,辽阳市博物馆与辽阳市冮官窑古陶瓷研究学会合作举办了辽阳地区有史以来的首次冮官窑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全面系列展览,此次展览无疑给这座“薪火烛天近千年”的古窑场揭开了一抹神秘的面纱,一展辽金东京古陶瓷璀璨的釉色与古朴造型,为保护、收藏、研究冮官窑古陶瓷尽一份努力,为传承普及古陶瓷文化工作和四个辽阳建设吹一股清新淳朴的春风!

    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研究不深,其中错误、纰漏在所难免,还请各位领导、老师、专家多多批评指正。同时,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收藏爱好者对本次展览的悉心指导、鞭策与支持!

                                                   主办:辽阳市博物馆

                                                   承办:辽阳市冮官窑古陶瓷研究学会

                                                   协办:辽阳市收藏家协会

                                                   2017年5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