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隼!(别名:花梨鹰、鸭虎、青燕)

(2011-10-24 14:30:50)
标签:

北美

黑褐色

游隼

繁殖期

暗褐色

杂谈

分类: 雜文

http://s5/middle/628df67ahb0056b115ea4&690

http://s4/middle/628df67ahb00573c74c53&690

  游隼遍布全球,但在欧洲和北美分布区的大部地区已变得稀少。

  游隼是体形比较大的隼类,体长为38—50厘米,翼展95—115厘米,体重647—825克,寿命16年。属中型猛禽。

  头顶和后颈暗石板蓝灰色到黑色,有的缀有棕色;背、肩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亦为蓝灰色,但稍浅,黑褐色横斑亦较窄;尾暗蓝灰色,具黑褐色横斑和淡色尖端;翅上覆羽淡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飞羽黑褐色,具污白色端斑和微缀棕色斑纹,内翈具灰白色横斑;脸颊部和宽阔而下垂的髭纹黑褐色。喉和髭纹前后白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上胸和颈侧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其余下体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和覆腿羽亦为白色,具密集的黑褐色横斑。幼鸟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皮黄色或棕色羽缘。下体淡黄褐色或皮黄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尾蓝灰色,具肉桂色或棕色横斑。虹膜暗褐色,眼睑和蜡膜黄色,嘴铅蓝灰色,嘴基部黄色,嘴尖黑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黄色。

  游隼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半荒漠、海岸、旷野、草原、河流、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也到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动。飞行迅速。多单独活动,叫声尖锐。通常在快速鼓翼飞翔时伴随着一阵滑翔;也喜欢在空中翱翔。主要捕食野鸭、鸥、鸠鸽类、乌鸦和鸡类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

  由于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具有相对较大的体重,有象高速飞机一样的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和比较短的尾羽。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折起,

  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林间空地、河谷悬崖、地边丛林,以及土丘,甚至沼泽地上,有时也利用其他鸟类如乌鸦的巢,甚至在树洞与建筑物上筑巢。一般不到没有林间空地和悬崖的茂密森林中营巢。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放有少许草茎、草叶和羽毛。也有的无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2一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甚至6枚的。卵乳白色,具红褐及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9一52×39一43毫米,由亲鸟轮流孵卵。领域性极强,常常积极地保卫巢。孵化期为28一29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抚养大约35一42天才能离巢。

   游隼一部分为留鸟,一部分为候鸟。也有的在繁殖期后四处游荡。共分化为19个亚种,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