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628df67ag92804a66e29d&690
寒山,唐贞观时僧,亦谓寒山子。居天台始丰县寒岩,与国清寺僧拾得友善,好吟词偈,状类疯狂。台州
守闾丘胤受丰干(国清寺僧)嘱至寺谒之,寒山拾得笑傲出寺去。闾丘胤复往寒岩访问,寒山缩身入石穴,其穴自合。寒山诗偈多题於村墅屋壁,集之得三百余首,曰《寒山子诗集》。
拾得,唐贞观时僧。本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拾而养之,故名拾得。在寺执炊滁器,与寒山善,状如疯
狂。闾丘胤出守台州,受丰干嘱,入寺谒之,即与寒山连臂出走,不知所之。
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寒山拾得在民间又称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至清代雍正时,复以唐代师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 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德写意画像石刻。
此拓片为吾多年前收藏,虽不一定有什么收藏价值,但每展观之,必生欢喜之意!
附《寒山问拾得》: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相传寒山为文殊菩萨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化身。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
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
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
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
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
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
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
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
人贫道不贫,
一心要修行,
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
我却不待见,
名利总成空,
我心无足厌,
堆金积如山,
难买无常限。
子贡他能言,
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谋,
樊哙救主难,
韩信功劳大,
临死只一剑,
古今多少人,
哪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
那个做好汉,
看看两鬓白,
年年容颜变,
日月穿梭织,
光阴如射箭,
不久病来侵,
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
不把修行办,
得病想回头,
阎王无转限,
三寸气断了,
那时哪个辨?
也不论是非,
也不把家辨,
也不争人我,
也不做好汉,
骂着也不言,
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
推着浑身转,
也不怕人笑,
也不做脸面,
儿女哭啼啼,
再也不得见,
好个争名利,
须把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
都是精扯淡,
劝君即回头,
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
一刀截两断,
跳出红火坑,
做个清凉汉,
悟得长生理,
日月为邻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