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沙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2012-08-22 18:41:32)
标签:
杂谈 |
写下这样一个题目,并非要哗众取宠。前些日子随一位湘籍企业家去湖南考察,回来后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30年前,全国人来深圳找机会;30年后,深圳人去全国找机会。
然也,这些年,随便去某个城市走走,总能碰到熟面孔,感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些年,走出去的深企与深商,总能给深圳人带回不一样的惊喜。
自从高铁通深圳,关于“同城”、关于“**小时生活圈”的话题在深圳媒体上和网友圈里便多了起来,旅游和地产率先躁动,尤其是接壤广东的湖南,更被誉为武广(深)高铁第一站,身为湖南人的我,感同身受,往年例行返一次家乡的我,今年已是三度体验高铁,与长沙两度握手,与记忆中的“坐火车”,恍若有隔世之感。
为什么是长沙
“世界是平的”,泛珠概念的提出和实践,让长沙和深圳、广州的距离在缩短。在经济繁荣的背后,自然地理、人文特点和区域个性是无法复制的,湖南的长沙对于珠三角的深圳、广州尤其如此。长沙即为湖南省的省城,也是 “长株潭经济圈”的引擎,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核”之所在。
从湖南到广东,从深圳到长沙。高铁时代背景下,长沙必将成为深圳湘军衣锦还乡投资置业的第一站。深圳与长沙的城际关系,正在演变成为“双城记”式的生活方式。 一线城市之后,城市沿高铁高速发展,长沙首当其冲,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长株潭”经济圈使长沙正在开始实现单一的城市综合功能中心向多元化区域中心的转变。
长沙——省俯、时尚娱乐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
为什么是开福万达广场
上周随深圳地产圈的一群仗剑走天涯的剑客和微博控们再临长沙城,三小时不到,朝饮深圳水,午食长沙鱼,如果把深圳大运会歌歌名改改:深圳与长沙没有距离。
这次去看的长沙开福万达广场,江景一线,且踞城市核心,百万平综合体,顶配豪宅才售1.4万,写字楼1.6万,被城央物业抛弃了的深圳人,只有引颈羡慕。羡慕之外,窃以为,这也是深圳有眼光的投资客和故乡情结浓厚的湘军们必须占领的一个高地。
为什么?算一笔账。据了解,自 2011年起,包括富士康、戴尔、哈里斯、江森自控、麦格纳国际、日本电装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来长,掀起了一股世界500强企业进驻长沙的高潮。长沙写字楼开发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高档写字楼稀缺,老旧的写字楼逐渐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以运达国际广场、华天贵宾楼、通程国际大酒店、豪庭大酒店、中天广场等为代表的高档写字楼非常紧俏,出租率通常能达到80%-90%以上。
观摩过程里,有一个座谈的环节,我简单的说了我的观点,投资房产,无他,有三买:买中心的(即所谓的地段论);买品牌的(即所谓的吃大户论);买首期的(即所谓的首发论)。首进长沙的万达,在这个项目上好似都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