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胃扭转手术诊治和体会
(中农大我爱我爱动物医院,刘晓东谢传涛
杜杰)
犬胃扭转是一种多发于体型较大及胸廓较深的犬(如德国牧羊犬、大丹犬、藏獒、松狮等)的急性致死性疾病。该病是指犬胃以胃悬吊韧带为轴作90°、180°、270°甚至360°的扭转,胃幽门部从右侧转至左侧,被挤压于肝脏、食道的末端和胃底之间,导致胃内容物不能后移,从而发酵产生气体,形成胃内鼓气,因此称为胃扩张—扭转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但可能与食物,幽门功能障碍和胃内容物潴留,饮食过量,饮食后剧烈运动等有关。
一.临床表现
患病犬突然表现腹痛,呼吸困难,卧地不起,口吐白沫,腹部膨胀,扣诊呈鼔音或金属音,多于48小时内死亡。

二.诊断
主要通过临床症状、X射线或胃管插管来确诊。由于胃扭转时,胃贲门和幽门闭塞,发生急性胃扩张,腹部叩诊呈鼓音,X线诊断,在普通片上胃能有大量气体,明显膨胀,小肠受胃的推压后向后侧移位,后段肠管没有明显充气现象,胃插管不能进入胃内,表明胃发生阻塞性扭转;插管后有异味气体排出,胃幽门阻塞性扭转,但这应与单纯性胃扩张进行区别。
三.治疗
首先应用胃管将为内气体排出,如胃管插不到胃内或插入胃管还不能将为内气体排出缓解症状,可进行胃穿刺放气,排出胃内气体。
排出气体后,可进行开腹手术,将胃整复固定和使胃排空,全麻,仰卧保定。由尖状软骨切开腹壁至脐后方,多数扭转病例是幽门由右侧转向左侧移位,将扭转部位整复到正常位置,口腔插入粗的胃管,术者用手伸入腹腔挤压胃,通过胃管排除大量酸臭味内容物,用温的乳酸林格液经胃管反复冲洗胃,直到胃内液体排除变清为止。然后将距幽门2-3cm的十二指肠用丝线穿透浆膜肌层和肌层固定在11肋间下三分之一处,常规闭合腹腔。如伴发脾脏扭转,且脾已肿大,应进行脾脏摘除术;如胃内容物清洗不出来或胃内有大的肿块,应进行胃内切开术;如胃壁坏死的,应进行切除。对休克病犬,应给予强心剂(如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术后一周应给予至少五天输液和一周抗生素治疗,禁食五天至一周,五天后可给少量流失易消化食物,饲喂量逐渐增加到饮食恢复正常。
2012年8月21日夜诊本人接诊从通州某医院转诊到我院一例德国牧羊犬胃扩张-扭转综合症病例,现将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1.基本信息
品种:德国牧羊犬
性别:♂(种犬)
年龄:一岁
体重:35kg
P:141次/min
R:60次/min T:38.8℃
2.临床症状
呼吸急促,腹围膨大,坐卧不安,腹痛,流涎,呕吐白色黏液,无食物呕出。口色淡白,皮肤弹性尚可,精神沉郁。
3.实验室检查
CBC 生化全项 EC8+
血凝实验未见明显异常
DR检查


4.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结合X线检查初步诊断为胃扩张-扭转综合症
5.治疗原则
减压放气:体外胃穿刺放气,胃管插管放气,打开腹腔,胃穿刺放气。
术前补液:术前大量补液,扩充血容量,纠正体内环境。
手术整复固定:彻底冲洗,胃体复位固定。
术后合理进食:易消化流食,加强营养。
6.手术过程
保定与麻醉:舒泰50诱导麻醉+异氟烷吸入麻醉+心电监护
食管插管:麻醉后立即食管插管,未完全插入,放出少量酸臭气体。
术式:术口定位,在腹正中线上,剑装软骨与脐连线中点及定位手术切口中点。术部常规剃毛消毒,术部隔离。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及腹膜,打开腹腔。首先减压放气。确定为扭转方向,经仔细观察发现,胃呈顺时针扭转,即胃大弯翻转到十二指肠附近,十二指肠翻转到腹腔顶贲门附近,轻轻的将胃复位,此时将胃管插入胃中,用大量温的乳酸林格氏液彻底清洗,直到液体变清澈为止。胃壁固定,用丝线将胃将距离幽门2-3cm的十二指肠肠壁浆膜肌层和肌层结节缝合两针,固定到右侧腹壁十一肋间下三分之一处。发现脾脏充血严重肿大,所以将脾脏动静脉血管顺序结扎并切除。


7.术后护理
禁食水四天,每天血液监测,一周输液(白蛋白)和抗生素治疗,四天后吃少量流失(小米粥、营养膏、口服补液盐)。今天术后第十天饮食恢复正常,准备通知主人出院。
四.讨论
胃扭转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病犬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该病犬大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使病情耽误,到达动物医院时,由于发病时间长,胃扭转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回流受阻,致使胃壁大面积坏死,脾肿大,钙磷比例失调。术后随然补给大量电解质、能量,病犬仍很少存活。故该病一经发现及早治疗,早期腹部明显鼓气,及时放气、补充大量电解质,能量液是最重要的。开腹后将胃彻底清洗,胃壁应进行固定,最好脾脏摘除,以消除再次复发隐患。术后连续一周补充大量电解质,能量液和抗生素。提醒养大型犬的主人,如发现临床症状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带来不必要的伤痛和经济损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