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游青州之十一:云门山佛教石窟造像掠影(16p)

(2010-03-23 16:35:35)
标签:

青州

云门山

佛教

石窟造像

武则天

大云寺

摄影

旅游

图片

休闲

海岱青青

分类: 醉爱青州!

    2010年2月6日上午,海岱青青雪后登临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在主峰大云顶之阳,拍摄了这组佛教石窟造像。

http://s9/middle/628d92aet827385bd1648&690


http://s3/middle/628d92aet7371f3d8f742&690  
http://s5/middle/628d92aet7371f3e9c064&690

http://s4/middle/628d92aet7371f3f77b93&690
    云门山石窟造像可分为佛教造像窟和道教造像窟两类,而佛教造像窟是山东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以前佛教造像之一,因历史久远、窟大、造像精美被各方人士所赞赏。
http://s14/middle/628d92aet7371f409e61d&690

http://s10/middle/628d92aet7371f417a389&690  
http://s12/middle/628d92aet7371f426cbcb&690     佛教造像窟位于云门山主峰大云顶南侧,为礼拜窟,自西向东排列。第一窟开凿于隋初开皇十年以前到仁寿三年。第二窟开凿于北齐,与驼山山体巨佛同时。第三至五窟开凿于盛唐时期,均为一佛、二菩萨、二天王或二力士型布置。有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益都县令唐纫撰文的《云门山功德记》刻字,共有造像272尊,其中的“合欢图”为历代佛教造像一绝。这些造像虽经一千多年沧桑易变,风雨剥蚀,这些造像仍保存基本完好,成为我们研究佛教发展史和古代造型艺术的珍贵资料,是我国东部现存石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http://s11/middle/628d92aet7371f4361fca&690  
http://s3/middle/628d92aet82738c5b0982&690

http://s2/middle/628d92aet82738cf38531&690

http://s6/middle/628d92aet82738d7ce285&690     造像主要为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也有力士、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像,还有供养人像等。这些石造像,绝大多数均附有准确的记年。仅第一窟的小龛中就有“开皇九年”、“开皇十年”、“开皇十八年”、“仁寿二年”等题记10余处。
http://s3/middle/628d92aet82738e51ef52&690

http://s7/middle/628d92aet82738eea9166&690  
http://s5/middle/628d92aet82738f73cb44&690     据《新唐书》记载,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法明和尚编撰了一部《大云经》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为西天弥勒佛下凡,应该取代唐朝做天下之主。权欲熏心的武则天当然十分赏识,她当即下令将《大云经》颁布天下,并且吩咐在长安、洛阳及诸州各建大云寺一座,现在云门山前崖壁上的“云门山大云寺”题刻还历历在目。
http://s6/middle/628d92aet7371f4d7d545&690
    《益都县图志》亦有“龙兴寺,在城西北隅。北齐武平四年赐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玄宗开元十八年始号龙兴。”由此可见,大云寺之名起源于武则天时,而当时青州的大云寺即原南阳寺。在明朝景泰年间,又将云门山后的大云寺徙建山南麓。现在云门山前的山谷中,尚存当时大云寺的遗址。
http://s8/middle/628d92aet7371f4e59fc7&690
(文字介绍来自网络,特别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