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游青州之八:云门山“雾凇”美如画(第一篇)!(20p)

(2010-02-08 00:33:55)
标签:

青州市

云门山

雾凇

雪凇

树挂

冬季

奇观

摄影

旅游

休闲

生活

图片

海岱青青

分类: 醉爱青州!

呵呵,时至目前,今冬无雪,只好晒晒去冬的雾凇雪景(旧博文置顶):

http://s16/middle/628d92aet7f0474429c8f&690

p1:这在你眼前亭亭玉立的,分明就是“玉树琼花”! 

    2010年2月5日是立春节气的后一天,也是“小年”节日的前一天,天空中飘洒起如细沙般的雪粒,开始了久违的降雪,可惜雪量不大。次日9时许,海岱青青驾车来到位于青州城南约2公里处的云门山,心中本无多大期待,却意外惊喜地碰上了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那时,山上山下,浓雾弥漫。冷风裹雾吹来飘去,整个云门山时隐时现,恍若仙境。哈哈,海岱青青在近3个小时里狂拍400照片余幅,直到家人电话紧催,相机电池用尽,这才满载而归!(预计发博文5篇)

http://s1/middle/628d92aet7f045b276280&690
p2
http://s11/middle/628d92aet7f045ba5411a&690
    p3:以上两图拍的是立于云门山下的两块“招牌石”,可见小雪尚不遮草,石上积雪无几。

http://s4/middle/628d92aet7f046da4cd63&690
    p4:海岱青青漫不经心却又小心翼翼踏着雪后的石阶登山,快到望寿阁时,竟然意外与美仑美奂的雾凇奇观相遇啦!那绝对是令人震撼的唯美,漫山坡的冰雪世界!那松枝、灌木、杂草乃至迎风面的树干上,到处是白茫茫的美丽,美到让人窒息,美到让人不断庆幸没有错过 ... ...
http://s6/middle/628d92aet7f046e630765&690
p5:就是这样一个童话般的美丽世界,突然展现在你的眼前!
http://s7/middle/628d92aet7f0473f66016&690
p6:这难道不是“玉树琼枝”?
http://s1/middle/628d92aet7f0485a0f150&690
p7:这叫一个美,却怎一个美字了得!http://s7/middle/628d92aet7f0481227a16&690
p8

http://s6/middle/628d92aet7f04820759e5&690
p9:身临其境,才能充分感受其美!http://s4/middle/628d92aet7f0482af21e3&690
p10:这立体的美妙空间,仿佛时间也随之静止、凝结了... ...
http://s14/middle/628d92aet7f048404ec1d&690
    p11: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有言:“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http://s9/middle/628d92aet7f0484513e98&690
p12:这千条万条纠缠着的树挂啊!
http://s11/middle/628d92aet7f0484acc55a&690
p13:雾气吹来,由林中向外望去,明亮处是那被雪覆盖的登山石阶。
http://s12/middle/628d92aet7f0484f9039b&690
p14:一步一景,移步易景。
http://s14/middle/628d92aet7f048545515d&690
    p15:呵呵,要是有一对儿情投意合的红男绿女在此相拥,闭着眼睛轻轻地说出“爱你一万年”,该是多么浪漫和诗意啊!
http://s9/middle/628d92aet7f0485fc6968&690  p16:此时,不远处的东阆风亭隐在雾中,难觅其踪了。
http://s14/middle/628d92aet7f04868b969d&690
p17:图中可见一角的就是望寿阁了。
http://s4/middle/628d92aet7f0487f25123&690
p18:前行,就有不一样的美丽!
http://s3/middle/628d92aet7f04883e9dd2&690
p19:呵呵,好一个“渐入佳境”!
http://s4/middle/628d92aet7f048917c9d3&690
p20:这是望寿阁,雾里看不到“寿”字,寿自在心中。

    呵呵,最后,将关于“雾凇”和“雪凇”的知识简列如下(参考百度百科等):

    雾凇俗称“树挂”,在北方常见,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高山地区较为常见。
    雾凇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过冷却雾滴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早在《春秋》中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也有的叫“树介”,就是现在所称的“雾凇”。“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1500多年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宋代曾巩《冬夜即事》诗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廉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甕’,以为丰年之兆。”宋人把“雾凇”作为“丰年之兆”,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  
    而最耐人寻味的,当属“梦送”这一称呼。宋末黄震在《黄氏日钞》中说,当时民间称雾凇为“梦送”,意即它是在夜间人们做梦时天公送来的天气现象。

    雪淞,也叫树挂,它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气象条件:雪花飘落时气温较高,部分雪花落到地面或树木上化成水。在降雪过程中气温骤降,雪不再融化,雪花被树枝上的水珠粘住、冻结,越积越厚才形成了雪凇,因此并不常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