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瑞士 |
分类: 宝贝游 |
瑞士人到底吃什么?最典型的就是一块木板,上面放几片面包、切上几块奶酪、再堆上几片生肉片,再配一杯葡萄酒!嗯,齐活了!
瑞士最著名的奶酪大概就是三种:Emmantal、Gruyere和Appenzell。
而Emmantal以巨大的体型以及樱桃大小的大孔闻名世界。还记得猫和老鼠里小老鼠Jerry最爱的食物吗?没错就是奶酪,而且不是别的品种的奶酪,正是Emmantal。
它太有名太有辨识度,以至于在美国这种奶酪直接就被称为“瑞士奶酪”了。
今天我们就要千里迢迢去最正宗Emmantal奶酪的制作工坊参观!
为什么说千里迢迢,因为没有车可以自驾,只能搭乘公共交通。于是从卢塞恩出发,先是要坐火车,之后还要转两辆公车才能到达。如果看看这公交车的时刻表你就能知道这里已经是多么偏远隔世了。没错,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是每小时一班。错过一班,下一小时见!且19点以后就没车了。
不过接驳都非常顺利,下火车后483路公车就停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下火车立马就上公车,间隔大概3分钟左右就发车。转417路也是同一个车站,下了车后头的这班车就停在那里,好像就是在恭候你的到来。 坐在火车上还遇到一个妈妈独自一人带着3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看电脑,小儿子就跑过来和北北玩。他们出门带的玩具可真够多的,一样接一样。而且妈妈就坐在那里啃苹果,也不管3个娃,这放养的态度我真佩服!于是就成了我和老公在陪着红头发的三公子和我们家北爷玩了。 本来还想着要换两次公交好麻烦,第二辆车反正就一站路,可以走走嘛。事实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荒路万万不敢走啊。大部分来奶酪厂的都是自驾过来。
我们吃完饭后在周围随便走了走,基本几分钟就进入这样的景色中了。 还是回来说正题:奶酪工厂的参观。总体来说这里人气还是非常之旺的,车辆络绎不绝,餐厅也满员!参观区域一共分成4栋楼,分别代表不同时代的奶酪制作方式。
第一栋:年代最久远的这栋是17xx年建造的哦。
大门虚掩着,从外头看里面黑乎乎的,很神秘的感觉哦。一推门,五感都受到很强烈的冲击:味觉上,一股浓浓的烟味,我一开始被呛的有些受不住;视觉上,昏暗而且因为烟在阳光照射下形成迷离的视觉屏障,一种迷幻氛围;最重要的是竟然有音乐,播放着低吟般的宗教音乐,哇塞,一下子整个人都震住了,好像一下子时光穿梭!蹑手蹑脚、充满崇敬感地开始细细观察这家屋子的环境。
整个屋子的墙壁都是黑黑的,日积月累烟熏的结果。一口大铜锅是主角,鲜牛奶就是倒进这口铜锅,然后不停搅拌加热来乳化的。在黑黑的墙壁对比下,铜锅更显得蹭蹭亮。铜锅下面是用木头生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凑近过去暖烘烘的。一位大叔正在正在劈柴,他埋头干活也不理会参观者,严肃的样子让我想到Heidi里那位大胡子老爷爷,瑞士人都是这种性格嘛,嘿嘿!大叔穿着瑞士传统服饰--黑色衣服上面绣着小花。墙上还有各种制作奶酪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最典型的就是那把被称为“奶酪竖琴”的工具,用它可以将浓稠的奶团切碎。看图上它左边的这把长的也很有特点,怎么感觉像唐僧的法杖?
另外就是墙壁上一排铃铛了,这就是瑞士著名的cowbell牛铃,以前的农户听铃就能识牛,知道自家牛的动向。而回响在阿尔卑斯山山谷间清脆的叮叮当当早已成为瑞士景观的经典。 再往里间走,则是复原18世纪的客厅。木制的墙壁、木制的桌椅、木制的装牛奶的长桶、木制的Alphorn(阿尔卑斯长号-这可是瑞士的国家标志物品)、木制的大木桶、木制书桌……所有都是最原始质朴的感觉,不过当时也是没发明各种高端材料。再配上红白格子的窗帘!经典绝配。 参观完屋内,还有地下的储藏室可以一探究竟哦!打开门就是浓浓的Emmantal奶酪味,一个个大家伙整齐排列。也是木架子和木制的托盘。 第二栋:1900年代
这栋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个面包房。不过店内的一角还陈列着制作奶酪的工具。不过它们的风头已经被复活节兔子们抢了,哈哈!这些田园风情创意十足的小兔子,已经迫不及待向人们宣告,复活季马上就到了、春天就在不远处了!
第三栋:1930年代
这一栋是信息咨询处、普通纪念品的销售部,而里间则是30年代的奶酪制作工坊。每天下午2点这里都还有现场演示和讲解哦! 第四栋:现代的生产
这是最大的一栋房子。餐厅就位于这里。一楼可以透过玻璃完全透明地看到奶酪的生产全过程。 下楼可以更近距离看,以及看到奶酪的储藏室。
有三个储藏房间,第一间还是中间产物、在经历浸盐水的步骤,按照不同柔软度浸30分钟到2天,来形成奶酪的表皮。第二间还没有放满、第三间则满满当当放着体型巨大的Emmantal奶酪。这些都是正在静静发酵、等待成熟的奶酪。最短需要120天来成熟,存放时间越长越硬、但是也会愈醇厚。在楼上的奶酪组合装中,通常就是4个月的、6个月和1年的放在一起做为一个组合。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古老的工具作为展品。
再来看看这里的cow bell吧!从前是小小的,近代就做成体型巨大的了!
中午餐厅还邀请了演奏者,穿着蓝色的传统服装奏起欢快的音乐!宝贝跟着他们的音乐跳的非常欢,让原本等位的时间也充满欢乐。
等位的时候还可以逛逛小超市,买奶酪、买酸奶买面粉、意面,甚至还有香皂、护肤品,全都是当地产的哦!我们尝了各种Emmantal奶酪,最终还是决定先不要买了。呵呵,干奶酪就这样吃,实在味道不习惯。不过买的酸奶,在回程的火车上就消灭干净了,非常醇厚、超好吃!!下次去不妨多买点。
另外就是这里的货柜都也摆放了很多复活节主题的鸡蛋!在鸡蛋壳里制作的微景观非常精致。
好了,高潮当然是吃饭啦!干奶酪吃不惯,烤过的奶酪就令我欲罢不能了!我们点了一个Raclett、一个Rosti,其实这两道菜都是土豆和奶酪唱主角。Raclett就是把奶酪直接去烤,然后把融合的部分刮下来,再配上烤的小土豆以及酸酸的酱菜们,包括腌过的小洋葱、小玉米和酸黄瓜,还配了一片番茄和一片甜甜的炖雪梨。这里的Rosti不是炸烤的脆脆的,而是土豆皮和培根以及很多很多芝士混合一起去烤,也很好吃。
饭后消食最好的方式就是带着宝贝去户外的playground玩啦。这里的主题依旧是奶酪,都用了黄色大孔的奶酪做为形象,还有一个圆形的装置,小朋友在里面就可以像Jerry那样使劲踩使劲转了。
还可以在户外就餐区玩玩厚厚的积雪,和宝贝各捡了一根树枝在积雪上画画,这爽感!
还有一个小花园可以转悠。
当然还有动物们!我一靠近就以为我会喂食,纷纷冲过来。
当然还可逛逛小镇,当然走走就是大荒野了。
瑞士最著名的奶酪大概就是三种:Emmantal、Gruyere和Appenzell。
而Emmantal以巨大的体型以及樱桃大小的大孔闻名世界。还记得猫和老鼠里小老鼠Jerry最爱的食物吗?没错就是奶酪,而且不是别的品种的奶酪,正是Emmantal。
它太有名太有辨识度,以至于在美国这种奶酪直接就被称为“瑞士奶酪”了。
今天我们就要千里迢迢去最正宗Emmantal奶酪的制作工坊参观!
为什么说千里迢迢,因为没有车可以自驾,只能搭乘公共交通。于是从卢塞恩出发,先是要坐火车,之后还要转两辆公车才能到达。如果看看这公交车的时刻表你就能知道这里已经是多么偏远隔世了。没错,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是每小时一班。错过一班,下一小时见!且19点以后就没车了。
不过接驳都非常顺利,下火车后483路公车就停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下火车立马就上公车,间隔大概3分钟左右就发车。转417路也是同一个车站,下了车后头的这班车就停在那里,好像就是在恭候你的到来。 坐在火车上还遇到一个妈妈独自一人带着3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看电脑,小儿子就跑过来和北北玩。他们出门带的玩具可真够多的,一样接一样。而且妈妈就坐在那里啃苹果,也不管3个娃,这放养的态度我真佩服!于是就成了我和老公在陪着红头发的三公子和我们家北爷玩了。 本来还想着要换两次公交好麻烦,第二辆车反正就一站路,可以走走嘛。事实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荒路万万不敢走啊。大部分来奶酪厂的都是自驾过来。
我们吃完饭后在周围随便走了走,基本几分钟就进入这样的景色中了。 还是回来说正题:奶酪工厂的参观。总体来说这里人气还是非常之旺的,车辆络绎不绝,餐厅也满员!参观区域一共分成4栋楼,分别代表不同时代的奶酪制作方式。
第一栋:年代最久远的这栋是17xx年建造的哦。
大门虚掩着,从外头看里面黑乎乎的,很神秘的感觉哦。一推门,五感都受到很强烈的冲击:味觉上,一股浓浓的烟味,我一开始被呛的有些受不住;视觉上,昏暗而且因为烟在阳光照射下形成迷离的视觉屏障,一种迷幻氛围;最重要的是竟然有音乐,播放着低吟般的宗教音乐,哇塞,一下子整个人都震住了,好像一下子时光穿梭!蹑手蹑脚、充满崇敬感地开始细细观察这家屋子的环境。
整个屋子的墙壁都是黑黑的,日积月累烟熏的结果。一口大铜锅是主角,鲜牛奶就是倒进这口铜锅,然后不停搅拌加热来乳化的。在黑黑的墙壁对比下,铜锅更显得蹭蹭亮。铜锅下面是用木头生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凑近过去暖烘烘的。一位大叔正在正在劈柴,他埋头干活也不理会参观者,严肃的样子让我想到Heidi里那位大胡子老爷爷,瑞士人都是这种性格嘛,嘿嘿!大叔穿着瑞士传统服饰--黑色衣服上面绣着小花。墙上还有各种制作奶酪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最典型的就是那把被称为“奶酪竖琴”的工具,用它可以将浓稠的奶团切碎。看图上它左边的这把长的也很有特点,怎么感觉像唐僧的法杖?
另外就是墙壁上一排铃铛了,这就是瑞士著名的cowbell牛铃,以前的农户听铃就能识牛,知道自家牛的动向。而回响在阿尔卑斯山山谷间清脆的叮叮当当早已成为瑞士景观的经典。 再往里间走,则是复原18世纪的客厅。木制的墙壁、木制的桌椅、木制的装牛奶的长桶、木制的Alphorn(阿尔卑斯长号-这可是瑞士的国家标志物品)、木制的大木桶、木制书桌……所有都是最原始质朴的感觉,不过当时也是没发明各种高端材料。再配上红白格子的窗帘!经典绝配。 参观完屋内,还有地下的储藏室可以一探究竟哦!打开门就是浓浓的Emmantal奶酪味,一个个大家伙整齐排列。也是木架子和木制的托盘。 第二栋:1900年代
这栋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个面包房。不过店内的一角还陈列着制作奶酪的工具。不过它们的风头已经被复活节兔子们抢了,哈哈!这些田园风情创意十足的小兔子,已经迫不及待向人们宣告,复活季马上就到了、春天就在不远处了!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34.jpg |
店外的炸物很受欢迎哦!他正在炸的叫Berliner柏林人?
|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36.jpg |
右边这个吃起来就和中国糖糕一样,很好吃!
|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41.jpg |
奶酪制作工具,又见“奶酪竖琴”
|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51.jpg |
各家店铺的橱窗里现在都已经被小兔子们占据咯
|
这一栋是信息咨询处、普通纪念品的销售部,而里间则是30年代的奶酪制作工坊。每天下午2点这里都还有现场演示和讲解哦! 第四栋:现代的生产
这是最大的一栋房子。餐厅就位于这里。一楼可以透过玻璃完全透明地看到奶酪的生产全过程。 下楼可以更近距离看,以及看到奶酪的储藏室。
有三个储藏房间,第一间还是中间产物、在经历浸盐水的步骤,按照不同柔软度浸30分钟到2天,来形成奶酪的表皮。第二间还没有放满、第三间则满满当当放着体型巨大的Emmantal奶酪。这些都是正在静静发酵、等待成熟的奶酪。最短需要120天来成熟,存放时间越长越硬、但是也会愈醇厚。在楼上的奶酪组合装中,通常就是4个月的、6个月和1年的放在一起做为一个组合。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古老的工具作为展品。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80.jpg |
在集市上农家还会用这种传统木制磨具制作带花纹的奶酪
|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8578.jpg |
餐厅门口也挂了一大一小两口bell
|
另外就是这里的货柜都也摆放了很多复活节主题的鸡蛋!在鸡蛋壳里制作的微景观非常精致。
好了,高潮当然是吃饭啦!干奶酪吃不惯,烤过的奶酪就令我欲罢不能了!我们点了一个Raclett、一个Rosti,其实这两道菜都是土豆和奶酪唱主角。Raclett就是把奶酪直接去烤,然后把融合的部分刮下来,再配上烤的小土豆以及酸酸的酱菜们,包括腌过的小洋葱、小玉米和酸黄瓜,还配了一片番茄和一片甜甜的炖雪梨。这里的Rosti不是炸烤的脆脆的,而是土豆皮和培根以及很多很多芝士混合一起去烤,也很好吃。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9358.jpg |
经典的Emmantaler品牌的标识
|
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9360.jpg |
天暖和些就可以在户外边吃边玩了
|
https://img1.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32159399.jpg |
这处民宅竟然很有禅意,屋檐上的冰凌好漂亮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