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6252未登峰:勇攀念青东无名峰

(2014-05-03 20:05:12)
标签:

专业登山

念青唐古拉山

戈尔特斯

户外梦想实现

lafuma

分类: 户外梦想实现
http://s16/mw690/001NTtzmzy6IAOr0MSb4f&690
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东段

http://s4/mw690/001NTtzmzy6IAOrXn3lc3&690
布达拉宫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梦想着有时身处幽暗的森林,淙淙流水不绝于耳,一转身又是茫茫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梦想着从春天的花海走到寒冬的冰河,任凭季节轮回,容颜老去,都不愿醒来。然而回归到现实,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梦想的风景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每当整理照片的时候,那些已定格的画面虽不能留住那一刻的温度和触觉,却在心里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见证和分享最激情的户外梦想体验无止境——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每年都会赞助不同组别的顶级户外冠军团队出行,我们有幸运成为2012年第六届专业登山组冠军,并获得戈尔特斯赞助出行。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些时光,但那些美好的片断让我珍藏至今、弥久愈香。

 你的梦想我帮你实现这是一次路途遥远的征程,一次艰苦的攀登,是中国人对念青唐古拉东段山峰的第二次尝试。怀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好奇,对这片雪山的向往。在戈尔和KOLON公司的支持下,我们6位怀着共同梦想的人,于1015日集结在圣地----西藏。

 

装备:戈尔特斯顶级户外装备,包括冲锋衣裤、专业登山鞋、帽、速干内衣等。

团队:野马、老手、虫爷、王勇、罗彪、随行记者李勖一行六人,活动负责人野马。

 http://s15/mw690/001NTtzmzy6IAOuWZau4e&690
 冠军团队合影

 

【这次行程简述/罗彪,图/野马

1016日 拉萨-那曲

十月八日,提前一周来到拉萨,提前准备下远征-念青唐古拉山的物资、车辆等。

在拉萨的日子舒适而安宁,一边休息一边采购,食品、燃料、炊具、米、路粮、药品等等,蔬菜、肉、蛋准备在那曲购买,可省去不必要的搬运和运输。就这样还是采购了几大箱,毕竟队伍有6个人,在山里要待10多天的时间。

16号中午集结后我们中午两点半从拉萨出发,前往那曲和野马他们汇合。拉萨到那曲的路程并不长,只有300公里多点,但一路限速和检查,晚上9点半才到达那曲县城。

 http://s4/mw690/001NTtzmzy6IAOrXn3lc3&690
布达拉宫 

1017  那曲-嘉黎-八达村

先到那曲的队员已经打听好客运班车情况,那曲到嘉黎在修路,每天晚上7点以后公路才会放行通车,班车是下午5点从那曲发车,到那曲的时间是凌晨1点左右。

我们决定包两辆越野车去嘉黎,越野车也只能等修路的下班后车辆才能通行,但可以略早于班车出发,直接送我们到嘉黎县忠义乡10村。

下午四点我们从那曲出发,每个车还搭了个回嘉黎县的客人。6个人两辆车,带着对未知的憧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路颠簸的朝忠义行进。从进入嘉黎的界域开始就一路被检查,到达嘉黎县城已是晚上9点多,我们到达的第一件事当然去备案了。

由于明天的道路并不好走,所以我们想尽量往前赶,司机家刚好在八达村,明天的必经之路,我们就继续朝前赶了三十公里,但路况比较差,三十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11点左右到达八达村,全村无电,晚上在司机家打地铺。自今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再睡过床了。

http://s15/mw690/001NTtzmzy6IAOD3nC6ae&690
在路上

10月18日  八达村-忠义乡-十村

在我们藏族司机家早餐,酥油茶泡糌粑粉,大家没敢吃得太多,以防肠胃不适。8点我们准时出发,顺着易贡臧布旁的崎岖山路顺流而下,沿途风光美不胜收,但道路非常难走,80多公里的路,我们用了4个多小时,12点多我们到达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闺秀—忠义乡。这里四面环抱着美丽的雪山,安逸而恬静,乡里没有住宿,只有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饭馆,这个店老板是个有故事的四川人,他早年在此修水电站受伤,养伤期间,娶了个藏族女人为妻,为此一直就留在忠义乡发展,现在有一个川菜馆,两辆汽车,每年还回到四川的家去看看。

其实10村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这次我们登山路线上最后一个行政村是14村,只是这个季节我们车辆只能够达到10村罢了,其余的路程只能依靠我们的双脚了。

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达到了路的尽头—10村,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阻塞,这里的村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热情,非常的淳朴好客。在进村口的时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把我们请进她的的家里,虽然语言没有办法沟通,但并不影响人与人直接的、最原始的身体语言的沟通。她将家里的客厅让出来,给我们安顿住宿,收拾好行装后,由于需要租用马匹等比较复杂的沟通,我们只能将村里唯一能说几句汉语的小卖部老板请来充当翻译.落实好第二天的马匹等事宜,大家分头在附近的山上走了走。

晚饭后天气突变,一直晴好的天气下起了大雨,并夹杂着冰雹,半夜时分飘起了大雪,只好默默的祈祷,希望明早天气转好,不要影响我们的计划。

 http://s13/mw690/001NTtzmzy6IAOGITeI6c&690
山村的早晨

http://s11/mw690/001NTtzmzy6IAOHq7b46a&690
这些管子和油桶都是一个个的小水电装置

http://s2/mw690/001NTtzmzy6IAOIP8Qhb1&690
通过水和风带动转经筒的装置 

1019  十村-十一村

计划好今天出发,可早晨起来还淅淅沥沥的下着雨夹雪,我们决定由我和野马打前站,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其余队员明天出发。 

我和野马收拾好所有的露营装备,包括帐篷及2天的食品,冒雨徒步出发了。徒步的道路看得出有通过车的痕迹,沿途两旁高大的树木将道路隐藏在森林之中。差不多走了一个小时后,雨渐渐停歇,陆陆续续有摩托车开出,并且越来越多,像是全村出动的架势,我们不停的和这些藏族同胞打着招呼。在一个路的拐弯处,一辆摩托车停了下来,用很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聊天,很热心的问我们去哪里?需不需要帮助?聊了会才知道他是驻村的副乡长—索巴。他得知我们需要一个会汉语的向导,于是安排我们去十一村村委会等他,他白天需要带领村民们去修路,这样在这个冬季上面的几个村就可以通汽车了,晚上回来和我们详细聊后面的安排。他给了我们十一村驻寺办索旺主任的电话,让我们到有信号的地方电话联系索旺主任,他会安排我们在村委会暂时住下。

我和野马继续徒步前进,由于雨雪过后路面非常泥泞湿滑,要经过水坑、泥地、雪地、碎石路等多种地面。从10村到11村路程不长,3个多小时足够,我们便对GORE-TEX材料的KOLON徒步鞋做各种路面的行走测试,可以说表现的非常完美,只是鞋码和中国人习惯的鞋码好像小了半码。

当到达村里时发现有几辆破旧的卡车停在村里,后面了解到这里原本是通路的,但由于山区雨水多,自然灾害频发,春节后几乎所有道路都会被冲毁,车辆无法进出,甚至徒步都不能通过。所以每年的十月份,全村人都会出去修路,将道路修通,大卡车是可以进出,一个冬季可以将全年的物资运进和运出.

十一村是个比较大的村子,这里是有手机信号的,我们给所旺主任打了电话。他来到村里小广场将我们引进村委会。每个村的村委会都由国家统一建设,条件还不错,太阳能、电视等一应具备。酥油茶、简单寒暄后,索旺主任给我们准备了午餐肉炒青椒拌面,还有热腾腾的萝卜牛肉汤,填饱肚子后我们在等乡长回来的这段时间,去周围转转拍了些照片,11村的河谷边有一大片草地,上面的树木造型各异,就像一盆巨大的盆景,可以清晰的看见依嘎冰川。

晚上乡长回来后详细聊了我们的目的地和后面的安排,他是在江西读的大学,是个体育世家,特别喜爱运动,尤其是足球,对户外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乡长十分想给我们当向导和我们一起去转转。但由于第二天要架桥,为了保证乡亲们的安全只能放弃和我们上山的想法,毕竟工作第一。乡长给了我们十四村驻村办公室主任电话,他已经安排好了,会给我们安排一个当地向导带我们去冰川的末端。

 http://s10/mw690/001NTtzmzy6IAOSgc9X39&690


1020日 十一村-大本营

八点钟和野马启程向大本营出发,到达十四村口,村长已经在村口等我们,并将我们引入村委会,村办公室主任已经和向导在等,村办主任是会说汉语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向导只能说藏语。我们说明了我们的意思,喝了些酥油茶吃了点饼,短暂停留后,他们俩带着我们向大山深处走去.中午时分到达去年野马侦察所到的位置,从这个位置上冰川需要过河或翻越一个差不多1百多米高的岩壁,这是一条比较近的道路,藏民采挖虫草时会从这里走,岩壁是光滑的花岗岩石壁,暴露感特别强,难度差不多也有5.45.5的样子,我们放下背包,攀上岩壁路线侦察。最终否定了这条路线,原因是我们后面有马队和较多的高山食品,是无法从这里翻越的,差不多和野马用了两个小时侦察的路线只能放弃了。

从地图上分析,从右侧山体绕过接近冰川应该是可行的,经过一番沟通,向导告诉我们右侧山体的一条马道可以到山上的牧场,牧场有条通往冰川的小路,马不能通过但人可以通过,只要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冰川。这和我们计划中的营地是吻合的,且有现成的木屋可以使用,代价是需要翻一座山,多走3个多小时,我们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仔细打听好去山上牧场的道路及通往冰川的小路,往回退了一段,和主任向导道别后匆匆的向山上奔去。沿途的牧道还是比较宽的,上升也比较急,牧道要经过一段直立的崖壁,智慧的劳动人民用原木在崖壁上修出栈道,就像现在很多景区做的栈道一样,来供牲畜上山使用。我们沿着牧道一路爬升400多米,差不多三个半小时,于下午四点到达向导告诉我们的木屋和牧场。这里是一处季节性牧场,有56间木屋,每年的5月份至9月份藏民会在这放牧。我们选择了间比较干净的木屋使用,大约有十几个平方,还搭有两张简单的地铺,里面还整齐的码放着干柴,够我们全队使用了。

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探路,所以我们虽然到达了营地还需要找到通向冰川的道路。我和野马根据向导的描述和我们的判断,在周围深一脚浅一脚的的找了近2个小时,在有可能的位置我们反复找了几次,但也没能找到道路的入口。这种无目的的寻找对体力和心理都是一种煎熬,最终我们放弃了。通过对讲机让下面的队员给14村主任电话,让他再和我们的向导沟通下,告诉我们些更具体的特征。每一天都是计划着来的,不能浪费一点的时间,明天我和野马还是希望一早能出发上山。

我们其余4名队员也从十村一早就出发,也遇到些麻烦,按照计划他们应该一早从十村出发,然后直接将物资运到大本营和我们会合,但由于语言的不通和路程确实有点长,所以我们的马工将物资卸到半路就返回了。这时只能求助于十四村住村办主任洛次主任,他重新给我们联系马匹,由于时间已比较晚,村民无法找回散放在外的马匹,只能第二天才能送物资装备到高山牧场和我们会合,其余队员只好在离我们4个小时路程的地方扎营。

我和野马还不想放弃明天一早出发的念头,但我们随身携带的技术装备和食品都无法支持我们后面的攀登。所以临时决定让后面的老手和虫爷帮我们带些技术装备和食品上来,由于他们还要带他们的睡袋等个人物品,一个人根本背不上来,临时在他们扎营的附近找了两个背夫协助他们上来,后面的物资跟明天马匹上来,晚上大约9点多到达我们住的小木屋。

http://s7/mw690/001NTtzmzy6IAOL6t4G16&690
14村是最后一个村落

http://s13/mw690/001NTtzmzy6IAOOMNg80c&690
一大片宽阔的牧场和庄稼地

10月21日 大本营-4600米

早晨起来,收拾好他们带上来的装备,下面的后援队伍李勖,王勇带着马匹物资一早8点钟也出发了,我们的马工是我们昨天的向导,预计12点能到营地。权衡再三和野马决定牺牲半天时间,等向导来了带我们去冰川,这样可以防止我们走错路无功而返。12点多后续队员、向导、物资准时到达木屋,我们简单吃点东西就和向导一起出发,并且让老手送我们一段,一是帮我们将一些公用物资背到4000米的冰川舌部,二是认下路,明天好带后续队员上冰川。

四个人沿着河道下行,这里我和野马昨天来了两次都没有发现道路入口。原来入口进去这段确实不是什么路,因为这里只有56月才会有依稀的几个挖虫草藏民的从这里经过,向导带着我们钻树林,上陡坡。即使有向导带着,我们仍然不认为这是路,一直在怀疑着,但无法直接用语言和向导沟通(我们的向导是不会一句汉语的),只好跟着向导钻行,有时需要爬行通过,可能是大雪的缘故,行走的道路上没有半点痕迹,但走了20分钟后渐渐看出路的痕迹,40分钟后豁然开朗,我们已经到了昨天上午到达的大岩壁上方。硕大的冰川延伸下来,溪谷的河水咆哮着流向冰川里面。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条路,一是淌水过河,二是下到更低的位置从冰川上横跨。回忆起冰冷和湍急的河水我们没有勇气淌水过去,最终选择下方冰川和岩石交汇处的地方从冰川上面绕过去。

    冰川下面的起始高度是不到4000米,老手将物资背到了这里,我和野马准备冰爪,安全带等冰川结组用到的装备。将老手帮我们运输来的公用物资两人进行分装。由于是未登峰,有太多的未知,技术装备准备了雪锥一枚,冰锥6支,机械塞5个,岩石塞一套,片型岩锥5个,辅绳15米,冰钩一个,608.2毫米动力绳一根,帐篷一顶,炉头套锅。个人装备,每人一副技术冰镐,头盔,安全带,主锁4个,快挂3付,保护器1个,扁带4条,抓结绳2条,冰爪,高山靴。另外加四天的食品燃料,服装睡袋、相机等,每个人背包都超过了22公斤。

从岩石和冰川的连接处我们上了冰川,两条河流将冰川打穿了一个洞,我们从洞的上方通过,冰川比较整齐,上面也没什么浮雪,裂缝清晰可见。我们并没有采用结组的方式通过,各走各的,路线也并不是很绕,毕竟是冰川的末端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向右上横切通过冰川,上了岩石开始在冰川右侧前进。岩石被冰川打磨的比较光滑但并不太难走,开始的200米高路程是在比较工整的大块岩石上行走,随着高度的上升,开始出现大大小小滚落下的岩石,我们会在岩石上跨越攀爬。第一天冰川上的攀登还是比较兴奋也充满了力量,上升速度也比较快,下午六点左右已经达到4500左右.看着远方巨大的冰川,我们充满了力量,总是提醒自己今天多走点,明天就少走点,继续前进到了六点半左右,天开始黑了,我们随便找了个略平整的地,害怕冰川两侧陡峭岩壁的落石,我和野马把帐篷扎在了冰川上,海拔高度4600米。晚上我们想试吃下老手带给我们的“山之厨高山食品,在山下他告诉我们米饭里是有菜的,只要热热就好,可打开后只有白米,郁闷之至。因为这是我们这次山上的主要食物,打开只有白米意味着我们后面几天只能仅仅吃白米饭了。还好,我们上山的时候带了3包榨菜,未来几天和野马的食品就是白饭就榨菜了。

http://s2/mw690/001NTtzmzy6IAP39mnLa1&690

 http://s15/mw690/001NTtzmzy6IAOW9c6yde&690


10月22日  4600-4950

我们昨天选择这个营地的另一个的原因是冰川这里有一滩水,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化雪烧水了。起来后发现昨晚锅里打的冰水竟然没有冻死,只结了薄薄的一层冰,烧水速度相当的快,简单的吃了一点面包,喝了2杯热水,收拾好东西,9点准时出发。由于知道后面的攀登还很艰苦,所以我们决定每天攀登不超过9小时,尽量休息的好一点,所以没有过早的出发。按照计划今天至少翻过这个冰瀑区,到达5200以上,为后面争取时间。路线是沿冰川右侧攀冰而上。

出发的路还算好走,随着高度的上升,道路也开始变的难走,顺着岩石和冰川交界处走,有很多巨大的深坑,沿着岩石走又非常陡峭,很多地方无法通过,在冰川里走又有很多的裂缝上上下下的。上升变的不很容易,总是需要左右绕来绕去,有时需要上冰川,需要又要切回到岩石上来。差不多10点半我们才到达4700米,意味着一个半小时我们只上升了100米高度,继续前进,后面的路是越来越难走,差不多1个小时只能爬升50米左右。

当到达4750米已经能够清楚的看清我们的攀爬路线了,这时伴随我们的轰轰的冰崩声音,在我们从47004750米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就发生了5次冰崩,我们攀爬的右侧路线由于更接近6250峰,坡度非常陡,更是冰崩的重灾区。如果我们以后还想继续爬山,那么放弃右侧攀冰直上的线路是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重新选择一条新的路线。

和野马一番商量后,最终达成一致,冰崩主要集中在冰川大坝的右侧和中侧,左侧看起来相对平缓完整,我们从冰川大坝的的底部绕到冰川左侧,然后再从冰川大坝上面的冰原绕回到右侧来,这是通过这个大坝的唯一出路了。于是我们开始上冰川准备横切过去,开始的冰川看起来还算温和,裂缝不大,坡度也不算陡,我们对路线又充满了希望,心中燃起了斗志。随着海拔的升高,冰川上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我和野马不敢贸然前进,所以还是采用了结组的方式前进,这样万一有暗裂缝也有个保障。横切冰川并不能让我们高度提升多少,所以海拔上我们经历了个把小时还只是略有上升而已。

冰大坝起初的坡度正如我们在下面看到的一样比较缓,虽然周围不时有冰崩出现,但我们还是很淡定的。虽然远看平缓的冰川,但并不平静,里面任何一条裂缝就够我们来回绕半小时的,很多陡峭的冰壁,还好我们选择的都还不是特别困难的,大多在七十度左右,都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十多米高也能应付自如。即使背着二十多公斤的背包我们也能够控制的较好,上攀时几乎没设置冰锥保护点,高兴的是双镐攀冰能让我们更高效的上升。

里面巨大的冰塔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上上下上浪费了巨多的体能,海拔表的数字跳动又奇慢无比,我们的耐心,意志力都在消耗,从4750出发,我们已经三个小时了,上升也就100米,我们只能告诉自己后面就好走了,马上就翻出平台了。当看到一个近20米的冰台时我们都认为我们就快成功了,就快出去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翻上平台后我和野马傻眼了,我们刚才的4个多小时翻越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看着后方数百米高的冰壁我们绝望了。还和野马说想起了马云的演讲:[今天很黑暗,明天更黑暗,后天很光明,但绝大多数人会死在今天晚上],我们刚才以为我们已经很困难了,可结果只是冰山的一角。整整思路,我们还要继续前进,因为山在前面,我们觉得今天翻越冰川大坝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再往左走,直接顶到对面岩石上。

继续的路确实很黑暗,绕裂缝,爬冰台。当我们感觉离岩石也就二三百米时,觉得爬上一个20米左右的平台会更接近些,于是我们怀着憧憬爬上这个平台,上去后看到的是面前巨大的冰川,上天还送了我们2条交叉的大裂缝,三面绝壁,逾越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已经是晚上7点了,裂缝不可能通过,唯一给我们的恩赐是这个平台上面是平的,大小刚好能扎下一顶帐篷。

下面对讲机呼叫问我们情况怎么样,从早上9点出发到现在10个小时的攀登,我们只爬了300多米,这是我们在下面一个小时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我们用了十个小时,还住在一个并不是十分靠谱的冰塔之上。老手,虫爷,李勖,王勇他们早上10点也从大本营的小木屋出发。但他们明显不够努力,今晚只在4400的地方扎营了。

和野马扎好帐篷,烧了开水,吃了两包白米饭,补充了一包方便面。聊天中说到方便面这种根本不会看的东西,现在成了奢侈品,我们一共带了3包面8包米饭,每天只能用这个调调味,所以要省着点。下面对讲机问我们明天的安排,回答他们我们现在不想做决定,因为今天的上上下下太累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视线也不太好,所以不能决定,我们想休息一晚明天再做决定。

 http://s16/mw690/001NTtzmzy6IAOWeyqXff&690


10月23日 4950-4700-5200

早晨照常7点起床,我们检查我们的食品和燃料,发现我们还能够保证2天没问题,就算饿一天3天也是可以的,最省的方式也最多熬4天。

这几天的晚上都在下雪,但今早的天空早早露出阳光,冰大坝、冰川右侧的依嘎123峰非常清晰的展露在我们视线内(3峰是计划山峰)。

我们是在冰大坝4950米的位置,要翻过冰大坝上到5200米冰原的位置可能需要一天,鬼知道后面的路怎么样,横切这巨大的冰原需要一天,才能到达3峰的根部,登顶最快也要一天,那么上去需3天。可下撤呢,撤回来这样的鬼地方2天是比较快的,那么我们需要5-6天的时间。没有吃的也许不会死,但没有水在这样的高度我们就支撑不了。

我们的攀登还能支撑3-4天,综合评估,我们只能攀登依嘎2峰,海拔约6000米,2峰的攀登难度比计划的3峰稍大些,但接近性非常好。这个峰在我们的位置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比较有把握,需先撤回到4700米的位置,再沿冰川右侧的一条沟,可以上升到2峰冰川根部,冰川根部约在海拔5200米处。我和野马很愉快的立即决定,并将决定告诉后队,希望能在4700处会合,我们爬2峰,他们爬1峰。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准备下撤。

下比上将更加困难和危险,需要些技术和勇气。比较陡的地方我们采用一个人用身体保护,一个人倒攀的方式下撤,有的地方需要拧上冰锥才能下撤。但下终究要比上快些,再加上有昨天的脚印,前一段非常的快,在接近冰大坝根部时我们遇到一些麻烦,上来的路被昨夜巨大的冰崩砸毁,没了任何痕迹,全是巨大的冰块,我们解开结组绳,一个观看提醒,一个快速通过,有惊无险的通过。也许我们是幸运的,假如冰崩昨天被我们遇到,结果怎样无从知晓。

下午两点半我们回到了4700的位置,这里有条沟是通向我们要去的目标山峰的。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在石头上晒晒东西,昨夜冰川上我们的帐篷睡袋都结了霜,晒晒干背着会轻一些。下步目标是5000米以上的草坡顶,这样我们明天的攀爬就比较有利了。而且路线都是草地,看起来比较容易,所以我们也不急。边晒东西边等老手和虫爷,只要4点前出发就好。

晒东西的过程是享受的,温暖的阳光,躺在垫子上晒着太阳。但到4点老手和虫爷还没上来,只好通知他们撤回4400营地,我们4点准时出发。脚下的路和上午比起来简直是高速公路,我们一路向上,5000米很快就到了,为了明天能省点,反正也还有时间,我们继续向上,到下午六点已经爬升到了5200米,这2个小时我们爬了500米,效率还是很高的。山坡上没有太平的地,只能挖一些、垫一些,凑合的搭上一顶帐篷。观察明天的山峰,线路已比较清楚了,难度也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信心满满。

晚上和下面通了话,让他们明天先撤回到大本营,安排回程车辆等事宜,我和野马决定明天4点起床,6点出发冲顶,争取当天撤回村里或更低的位置。

 http://s3/mw690/001NTtzmzy6IAP86Yym32&690



10245200-5600-5200

昨夜下起了这几天最大的一场雪,四点钟准时醒了,外面的大雪没有任何停下的迹象,这不是个好兆头,所有的路线都是未知的,我们不可能摸黑前进,只能等天亮再出发,在帐篷里辗转到8点还是没有停下的迹象。和野马吃了一把面包渣、喝了点水,这包面包一共320克,我们两个人4天的早餐全依靠于它,今天终于吃完了。

望着雪山实在无法等待了,9点半我们背着背包出发,所有技术装备,一壶水、一点干果,明显今天的负重要少很多。天公不做美,我们只能选择坚强。大雪覆盖了一切,我们需要先走过一段碎石坡,然后上冰川,碎石坡上大大小小的石块被雪覆盖后变成了大大小小的陷阱,雪过膝盖时我们骂骂咧咧的前行,抱怨天气不够好,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增加的是抱怨和雪的厚度,没一会,腿走下去已经到达大腿根的厚度,手杖插入雪中可以完全淹没,行进速度变的异常缓慢,雪实在是太大了,但作为攀登者,我们还有方向还有目标,我们能做的是继续向前、向上。和野马轮流开路,速度缓慢,但我们是向上的。

     5450米时我们看到了曙光,雪变的坚硬,我们上了陡峭的冰坡,坡度70度左右。野马建议我们用绳保护攀登,我个人觉得这个难度我背着背包也是可以控制的,决定不用绳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野马的攀登能力我也是了解的,对付这个应该不在话下。所以我们还是用了SOLO的方式攀登,这样更高效。

     这样的方式我们爬升了一百多米,效率非常高,这时我们周围出现一些流雪的痕迹,心里开始有点隐隐担心,继续向上,坡度开始平缓下来,但冰坡上出现了雪层的断裂痕迹,抬头看整个走向,我和野马攀登的是一个雪槽里,而我们头顶顶着3条类似的雪槽,又全部汇聚于此。雪并没有停歇的痕迹,心里的压力也在陡增,我和野马同时感到了恐惧,这些危险并不是通过技术能解决或克服的,经历过08年玉珠雪崩,我很了解雪崩威力。

我们现在离顶峰只有300米,而面临的危险是巨大的。心里艰苦的斗争后,我们决定放弃,生命是宝贵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不能因为对顶峰的向往,让我们的生命暴露在雪崩的不可控当中。和野马说出我心里的担心和我们实际的处境,看看表下午4点,海拔高度5600多,就算运气好没遭遇雪崩顺利登顶,但在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雪况下撤也是不现实的,需要在山上猫一夜,这对我们来说风险太大了些,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一致同意下撤,匆匆拍了几张照片,迅速下撤。还是采用SOLO的方式倒攀而下,回到5200米营地已将近7点。

晚上和下面队员通联,得知他们已安全撤到大本营,明天会撤到山下的村子,回程的车辆均已安排妥当。我和野马还期望今晚天气能转好,还保留着明天再一次尝试冲顶的期盼。

 http://s13/mw690/001NTtzmzy6IAPekF8o8c&690



10255200-十村

昨夜天气不但没转好,反而是风雪更大的一夜。再次冲顶是不可能了,只希望能早点安全下山。早晨7点起床,马哥问我吃点什么,我回答他“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下锅的呢?”。喝了点水我们开始下撤,雪依旧是不依不饶的跟随着我们,回家的路并不轻松,还记得我们用2小时爬升了500的草坡,现在变的异常凶险,没办法我们只能又把冰爪穿回到了高山靴上,这五百米下了近3个小时。整个世界都覆盖了厚厚的白雪,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寻找能下脚的岩石。伴随着肚子的咕咕叫声,告诉自己要坚强,只有向下走才能活着回去,因为我们是战士!!

艰难的下到4700米冰川处,但冰川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冰川边缘的石头上也覆盖了5-10公分的积雪,都非常难走,我们时而冰川上时而大石头上,摔跤便成了家常便饭,野马还掉入冰水中一次,我被卡在石缝中一次,好在都没大碍,如果我们其中一个受点伤,哪怕是扭伤,都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威胁。

下午4点,我们下到冰川末端3800米处,5点到达13村和队友会合,乘上预定好的大卡车,晚上9点多到达10村。

 http://s13/mw690/001NTtzmzy6IAQ6Z6GM6c&690




10月26日  十村-那曲

昨晚照例还是下雪,一早大家起床,收拾好行囊,等待来接我们去那曲的车辆。9点多两位来接我们的司机来告知我们,他们的车被坏在9村的一辆卡车堵住了,需要我们徒步去9村。我们徒步倒没什么,但那么多装备仅靠我们人是无法一次携带的,好在10村还有辆大卡车,花300元让大卡车把我们倒运到9村。

车一直到嘉黎都非常顺利,但在嘉黎至那曲之间因修路要晚8点才放行,我们在海拔5000米处的山口附近等了4个多小时,到达那曲已是深夜12点。

10月27日  那曲-西宁

昨晚下了非常大的一场雪,一早打开窗户一看,整个那曲银装素裹,也非常寒冷。我订了12点去西宁的火车,其他队员预定了一辆面包车去拉萨,但由于大雪,面包车不敢跑拉萨,费了好大周折才找到一辆愿去拉萨的皮卡车。

感悟这次远征虽然没能登顶,但我们对这次活动还是非常满意的,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对念青东又增加了些了解,我们回去后会认真总结这次活动的得失和不足,我们还会回到这个区域继续攀登。

 最后再次感谢戈尔和KOLON公司的大力支持,祝愿戈尔户外梦想实现越办越好,让更多的攀登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要感谢一路上藏族同胞的热情关怀,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传统美德。  




博主图文精选(部分)
http://s3/bmiddle/001NTtzmzy6GV5DpBgCe2&690 http://s6/mw690/001NTtzmgy6GAc6jcQR45&690 http://s1/mw690/001NTtzmgy6GAc6nnBm90&690 http://s5/mw690/001NTtzmgy6GAc6rHHC44&690
分享最激情的户外梦想 世外桃源笙歌慢舞 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 清明群芳吐艳寄哀思
http://s4/mw690/001NTtzmgy6GAcdcYqn43&690 http://s2/mw690/001NTtzmgy6GAcioCqdd1&690 http://s5/mw690/001NTtzmgy6GAcdzWaoa4&690 http://s1/mw690/001NTtzmgy6GAcdDZCw60&690
端午腐败畅游南戴河 王秋杨查亚峰遇险揭密 端午节延庆后河扎营 罗布泊大漠何处留白骨
http://s1/mw690/001NTtzmgy6GActDl60e0&690 http://s9/bmiddle/001NTtzmzy6GV5L01a808&690 http://s13/mw690/001NTtzmgy6GAcyYCzqec&690 http://s8/mw690/001NTtzmgy6GAcyiLX117&690
欧洲之巅拍户外史诗片 户外与激情 原始纯朴的哈马族文化 吴江:骚客痴狂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