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基础:符号互动自我理论
(2023-02-02 16:45:19)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为自我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米德认为,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物理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生活于符号环境中。人的互动是依靠符号进行的,人类所使用的符号主要是语言符号,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符号互动也是一种社会互动。符号的意义是蕴含着的,依赖于互动者对它的解释。
个体使用符号与他人进行互动时,可以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与互动的对方进行思想换位,想象对方感知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的方式及其真实含义。在思想换位中,个体可以在思维中演绎出各种行动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互动方式,使双方能够更好地相互适应。正是这种“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使个体能够站在他人立场“客观”地观察自己,把自己当作外在于自我的一个客体加以认识和评价。米德认为,“主我”和“宾我”都是符号互动的产物,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依存,又存在着冲突和斗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