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强迫思考与反复思虑
(2021-09-27 20:15:56)
评定的标准患有强迫症的人大多数都会保持沉默,可能是因为觉得难堪,不好意思去寻找帮助,或者对治疗的结果不抱希望。随着治疗的效果得到更多人的承认,这种情形已经大为改观。目前所知,强迫症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病症,患者数约占人口的2.5%。
真正的强迫思考与反复思虑之间是有差别的—你明明知道自己仪式化的举动毫无意义,但你总是忍不住要去做。而在广泛性焦虑症当中,你也会常常担心钱不够用,或者担心亲人的健康等等;患有重郁症的患者会总想着自己是可耻的人,或者认为自己一文不值,符合自我贬低的典型抑郁症状,但这些都与反复发作且不合理的强迫思考不同。强迫行为虽然能够减轻由强追思考引发的焦虑,但其本身并不能使人产生愉悦感。
有条理地清洁房屋、整理文件,可以说是良好的工作习惯,但如果以仪式化的形式来反复做这些事情,并占去大部分工作时间,那就表示患有强迫症了。大部分喜欢洁净、秩序的人并没有患上强追症,
相反,做事有条理应该是优点。关键要看这些行为和想法是不是让你度苦恼,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致于干扰了日常生活。比如,不厌其烦地检查灯、水龙头、煤气炉火是否关掉,门窗是否关好,这些行为可能是小心谨慎而不是病症,但如果反复不断地一次又一次检查,让你经常上班迟到,那就是有问题了。
具有一定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并不说明他们患了强迫症,某些人的观念和行为很有可能是强迫性人格的表现。强迫性人格具有墨守成规、注重细节、力求准确、刻求完美等特征。这些人出于追求完美或注意细节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但强迫性人格特征不能诊断为强迫症,因为具有强迫性人格特征的人并不认为种种强迫性人格表现是不合情理的,不会有抵制这些表现的内心冲突。相反,不管表现为何种强迫症状,患者都会感觉到这种症状异常,并努力抵制,但又徒劳无功,于是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因此使生活质量、学习成绩、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受到明显甚至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才是强迫症。
(1)曾有过强迫思考或强迫行为(多半是两者都有)。
强迫思考是出现一些令人不安的念头、冲动和想象,让你感到难以忍受。虽然尝试着想些别的事情转移想法,但这些念头还是一直
强迫行为是一再重复的仪式化行为、想法,你无法控制地要做回到你的脑子里来。(或想)这些事情,否则就无法释放出因这些冲动引发的焦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