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后的生活中遭遇到恐惧和焦虑,一个以婴儿时间来反应的人就将这样的恐惧和焦虑视作无法忍受和无法穷尽的,而不是一般来得快也去得快的情绪。而拖延却可以帮助人们逃避当下无法承受的难受和痛苦情绪。虽然拖延会引起不良后果,但是在这样一些时刻,你根本不会去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就像一个视酒如命的人看到好酒后,根本不会想到酒精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他想做的是马上品尝到面前的好酒。
当长到大约7岁的时候,孩子的时间观念开始与外界更多的规则和期待发生冲突。如,上课有课程表,作业有上交的最后期限,父母希望孩子在出去跟伙伴们玩耍之前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并帮忙做一点家务。这一切对有些孩子来说,时间可以是一个压迫者,或者也可以是一个解放者。有些孩子,尤其是有多动症以及相关问题的孩子,在想维里,不具有良好的生物上的时间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他们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进行切换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很大的障碍。在后期的生活中,他们或许会发现他们对时间的体验不是流动的、顺畅的,这就为日后的拖延奠定了基础。
青春期的孩子感受了时间流逝,他们感觉生命是无限的,敏感的身体和热情的理想占据了一切;未来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宏大的场景。然而,随着学业、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上的选择日益逼近,所有这些截止日期以及必须做出的抉择又让未来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
在青少年长大成人的转变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很多的内心冲突,他们也许会拒绝承认自己可能需要永远地放弃某些人生道路,而利用拖延作为他们拒绝长大的庇护。他们固执地坚守少年期对时间无限和可能性无限的感觉,迟迟不走入可以让他们长大成人的人生道路—完成学业,找一份工作,站稳自己的脚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人生。比如有些大学毕业生看到就业的压力,就不愿离开学校而步入社会工作,甚至是终日在学校附近浪荡,也不愿走进拥挤的人才市场。
当一个人长到二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人生步入正常轨道,感觉自己有着无限美好的梦想,而且有大把的年华去实现。这在感觉上非常充裕,而且变得更具有现实感了。他们会认识到人生不全是完美的,选择一件事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另外一件事情。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件事情,有些机会可能会错过。
在这个阶段,为了检验他们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看一看拖延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拖延现在不再是朋友之间的一个笑话,也不再是以后你可以弥补的某件事情。它的后果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工作中的最后期限跟个人的职业生涯与收入密切相关,当你单身的时候,你只要为自一人支付拖延的代价。一旦你有了一个伴侣,另一个人就会直接受到你拖延的影响,并容易引发双方的争吵。随着岁月的流逝,过了30岁。这时,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你被期待着在自己的潜能上有所表现。当你在事业或感情中表现拖沓的时候,这或许表示你的事业或感情出现了问题。拖延者难以接受人生的限制,当他们发现他们一直以为会在某一天实现的目标在人到中年时依然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们震惊了。
口对于一个跟生命的有限性做着抗争的拖延者而言,接受生命无可避免地终结是一项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挑战。在这个时刻,他不再否认自己生拖延所产生的种种后果。回顾以往的生活,有着各种的焦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切都没有变化,他在那样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一些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坦然地接受过去或许会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不接受只会带来绝望或自我谴责。他甚至感到一种释然和自由,因为他终于知道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那已经无法达成的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我们不想在年老的时候为曾经的拖延埋单,不想终日生活在悔恨与遗憾之中,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前一篇:儿童的心理障碍
后一篇:心理小测验———测测你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