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020-10-14 15:08:18)

      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特殊性。在进行认知过程的研究时,除了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法则,还必须注意下面三条原则:
1.经验性原则经验性(empirical)原则是相对于哲学思辨而言。认知心理学强调以实验、统计为主,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这就是经验性原则。比如说,一个实验要经得起重复验证,多次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应该一致才能说明问题;一个理论假设应该能够证真,也能够证伪,即不仅能够证明它在什么条件下成立,也能够证明它在什么条件下不成立。

2.分解性原则分解性(analytic)原则是指分解实验,研究大问题中的小问题,即把复杂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部分来研究。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题目小,便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当然,过于严格的实验控制带来较低的外部效度,这又带来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大的研究课题首先要“分解”成若干小题目,当小题目的研究取得结论之后再进行“组装”,即从整体考察大题目下小题目的一致性和内在联系,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
3.过程性原则什么是过程性(process)原则呢?例如,给你一张某人静态的照片,你恐怕不易看出他的个性特征,外向与内向、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等。但如果是很多张照片甚至是一连串的摄影镜头呢?显然就容易多了。因此,必须在动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分析变量的作用、交互作用。一个过程的理论模型代表了假定的信息加工阶段。如果说经验性原则和分解性原则是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应该遵循的话,那么过程性原则更加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特色。
       从过程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
 关于过程的理论比关于内容的理论更具有概括性、恒定性,这类似于计算机方面程序与数据的关系;
 过程的研究有利于确定信息加工各阶段的顺序,有利于建立精细的理论模型;
 具有实践意义,特别是应用于智力开发、人工智能等。然而,追踪过程又存在着相当的困难。主要是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为可见的S与R之间的O是不可见的,只能间接测量,而现在又必须去研究它。所以说,人的心理是一个“黑箱”,研究目的就是要使它尽量变成一个“灰箱”,也就是弄清它的内部过程。综上而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就是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