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时期,他恐怕是又玩腻了哲学,奔向了神秘学一类的领域,多次参加降神会和灵媒座谈,研究濒死体验、亡灵沟通、心灵感应詹姆斯的学术生涯像他这个人一样飘忽不定,他讨厌实验室,却做了不少心理学实验。他对心理学的影响非常大,却从没有处于主流地位。他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却没有形成任何学派,很少学生,也没有追随者,甚至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那么,为什么说他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呢?波林认为,首先,他有所否定,他否定当时流行的冯特心理学的基础,反对它将意识分解成要素。
詹姆斯直接攻击构造主义的根本,认为没有人有过所谓的“简单感觉”,从我们出生开始,意识中充满的就都是复杂的事物和关系。其次,他有所肯定,“意识流”这个后来常被用在小说里的词就是詹姆斯创造的,因为他认为意识就像水流,是一种流动着、变化着的整体经验。如果你去关注、观察自己的意识,发现它不会中断、不会停滞,只会一直流淌,永远向前。美国心理学发展早期,还有一位与詹姆斯同样杰出、同样值得尊敬的人物—霍尔。霍尔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心理学博士的人,是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是第一个心理学家出身的大学校长,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及第一本美国心理学杂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开创者以及第一任主席。跟飘忽不定的富三代詹姆斯不一样,霍尔能当领导、会做学问、培养人才、创建平台,四面开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