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有点好奇心并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在看到这题目的时候你的心理定会闪过一个念头“这年头儿居然还有还有把爱情当信仰的?”。其实毫不夸张的说,这四个字应该是大部分人内心最深处的纯真爱情观,但是确实很少有人去坚守它。不管你是追逐幻想中的爱情体验来寻找爱情,还是通过把现实推移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方法来躲避爱情的现实,其实总的来说你对爱情还是有所期待的。也就是说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思维和生活状态,其实潜意识里面你对寻找到真正的爱情还是抱有希望的。那么为什么不行动起来,用积极的情绪武装自己的头脑呢?
所谓信仰,它是一种我们长期坚持和捍卫的一种信念,强调的是一个坚持。区别于宗教信仰,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如果你的个人价值观不会发生变化,它便不受制于任何政党、组织和权力。
所谓爱情,是两个灵魂想象的人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从各自存在的圈子里跳出来结合在一起,并且也可以脱离自我为中心的去体验去挑战,去共同努力成长而得到的深度联系的并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有机体。
所谓信仰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想要找到美好爱情的信念是一直坚定不变的,否则便不配称作对爱情的信仰。
爱情,不仅仅只是为了克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它是对生命和我们所爱的人产生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少这种关心,那么这就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了。爱是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应该具有的能力,那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每个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的人的爱的能力取决于这个社会对这个人的性格的影响。在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爱情是单纯如白纸,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和诱惑,所以爱情便开始萌芽,但是两个相爱的人却对真正的爱情是一无所知的,维系他们情感的是他们最初在彼此心里奠定的幻想的模样,能够拥抱着这种幻想走到一起的多半是幸福的,爱情就是他们彼此最好的粘合剂;而没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多数会继续寻觅与原来的另一半性格特点和感觉相近的伴侣,这也还算是追逐爱情比较正常和理想的状况。但是在经济发展,任何事情都讲究效率和速度的现代社会,追逐爱情的重要性似乎都被淡化的如同呼吸一样普通和理所当然了。特别是在北京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都市,繁忙的工作让人习惯性的用各种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去捕获他所需要的信息,用最有效的条件、最直接的思维和沟通方式来圈定自己要找的所谓的另一半,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行为方式往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看到的不成熟的爱情。只有当他们热恋的时候或者在他们彼此发泄了相互的憎恨之后,他们才会感觉到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这种亲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观察我们周围的朋友,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婚姻都不是很满意,有的因为结婚而结婚,有的在爱的新鲜期过后就对对方失去了感觉,这不仅仅只是生理结构的反应,很多时候生理是受制于心理的,这是一种对爱情对另一半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此过程中性的吸引力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两者结合的欲望和行为,但是如果没有爱情,结合后留下来的只有陌生的感觉,他们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结合而缩短,留下来的只有羞愧和相互憎恨,因为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是在幻想消失以后的更加强烈的陌生感。如果双方确实很相爱,他们就会用生命的本质去爱对方,并且去体验对方的本质。信仰爱情在恋爱到婚姻的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双方都相信爱情的存在,坚定彼此爱的信念才能够走的越远。
现实残酷的磨灭了我们的情感意识。现代人现实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劳动市场上的成功,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是自己能够自由独立并且永远可以不遗余力的效劳于资产阶级的人,所以呢,现代人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工具,每天重复着相同的机械工作,削尖了脑门儿的往前冲,不断的去强化自己给资本家带来最大的利润,从而使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有一席之地。而工作之余的时间呢,他们通常通过各种娱乐、和聚会以及购物来减少那种尚未意识到的对生活的绝望。现代人很像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一书中描述的那副模样:“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有表面的接触”。现代人的宗旨正如赫胥黎简明扼要的总结的那样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统一人群同化的要求,他们利用这一方式去排解孤独。至于爱情,基本上都抱着“结伴过日子”的思想,在婚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婚姻观念实际上是为了避免自己忍受孤独的侵袭,与爱情无关。多么悲剧的现状,可是这个大都市的人仿佛乐此不疲,但就是不愿意花时间去寻找,去相信爱情,即使有相信的人,他们也只是不断的在犹豫在迷茫,在徘徊。而爱情永远不属于那些盲目的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强调信仰的思想与体验统一,一如马克思所言:哲学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在信仰爱情这一过程中相爱的两个人要充分的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让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
爱情只对灵魂有用,是一个灵魂以另一个灵魂的完美结合,它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受控制的产物。如果你还在落后的认为弗洛伊德的爱情是一种性现象的话,那你就太无视爱情的价值了,这种潜意识里面造成的爱情假象是一种病态的爱情观,也是困扰了很多人的顽疾,摇摆它就必须正视爱情在男女之间的心理问题。弗洛姆说:“爱情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门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初看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有些不赞同的,如果爱情是需要遵守纪律才能学到体会到的情感,那爱情不仅成了人类无形的枷锁,还在爱情最初的时候就埋下了对困扰愤怒的种子,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爱情之所以为爱情是因为它不受制于人的,而纪律只是两个相爱的两个人之间的一个默认的约定,不需要标明,只需要潜移默化的慢慢渗透便可知彼此,并且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维持这段感情;爱情需要集中,需要我们对所爱的人集中注意力,安静的去体会和品味彼此;爱情需要我们像学习一门乐器一样的耐心的去练习去成就彼此。
相信每个人都是想要得到真正的爱情的,不然这世界不会有这么多人因为分手而从此受伤一蹶不振的,甚至因为离婚分手而自杀的。但是要找到真正的爱情就需要我们耐心的真诚的去寻找去探索。最后只想说一句,信仰爱情是一种面对生命最积极的勇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