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理解孩子
(2020-01-18 23:53:37)(二)沟通的方式
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话。积极主动地倾听孩子的讲话,做孩要用关心与理解的语气和孩子谈话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他的知己,这样不管他遇到伤心的事或高兴的事,都会愿意向你倾诉。倾听应安排在你自己心情较好的时候,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或者自己的心情很坏的时候去倾听孩子的讲话,则容易影响谈话的气氛和沟通效果。在倾听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做出反应,包括口头的和肢体语言的反应,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听他的,否则他会觉得你不够尊重他,以后也就难以沟通了。
1.平等交流
和孩子交谈时,注意不要居高临下,不要单方面地对孩子讲话,始终把他当成小孩子来进行说教,而应鼓励孩子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不要站着跟孩子说话,以免身高对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压抑感。谈话时注意用眼睛对视,以促进心灵的沟通。
2.非语言沟通
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要面带微笑地招呼孩子到跟前来。谈话时最好下蹲,用双眼直视孩子的眼睛,身体倾向孩子,再开始进行语言交流。
3.语言沟通
与孩子交谈时,注意控制情绪,应平静、严肃,语气要坚定,要表达出说得到就能做得到,但不要声色俱厉,做到心平气和,避免感情用事和情绪激动,以免亲子之间关系紧张。要保证谈话的时间,与孩子约定谈话,发现孩子情绪异常时更应约定他谈话,及时帮助他解决问题。谈话时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话或责骂他,不要用疑问句,也不能用乞求或请求的语气,但应说“请”、“谢谢”和“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4.引导孩子畅所欲言
启发和引导孩子讲话,先要引起孩子的注意。由于孩子注意的分配能力还不够完善,在和他说话前,应先叫他的名字,引起他的注意后,再与他谈话。要用慈爱的话语激励孩子,不要出言刺伤孩子,如“你真是越大越不懂事”,“你怎么越来越
笨”等,这样使孩子容易失去自信,而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应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谈话的游戏,学会介绍自己,询问他人情况,表达自己的兴趣,增强说话的幽默感和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