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心理问题

(2019-02-23 16:10:03)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要达到自知,就要建立全面、客观、恰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关于自我的意识,包括主体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行为以及人我关系、自我与客观情境的关系的意识。它以主体自身为意识对象,是一个由自我觉知、自我认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组成的依次上升的多层次系统。

        具体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第一层是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心理特点和自我价值的了解和评价,即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层是自我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特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例如自尊、自信、自卑、自责等都是种种自我体验。第三层是自我监控,是指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意识。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识不能够获得发展,那么个性的发展就难以凸现。同时,自我意识也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的发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自我的接受与认可。研究发现,健康的人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疾病的人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与排斥。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是生命赋予每个人至高无上,又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而学生更是认识自我的最关键时期。 根据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生正处于自我统合时期,由于身心两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和“将走向何方“两大问题,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又因年龄、能力、经验、家庭背景、性别等因素的不同,有的人在统合的过程中能化危机为转机,而有的人难免出现统合困难,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等,最后演变的结果可能是退缩,可能陷入堕落,也可能在适应困境时出现某些不当的所谓异常行为,这些均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和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在承受来自社会人才供求失衡状况,家庭期望值太高,经济困难、学习竞争、自身期望值过高或自我肯定不足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时,表现出种种不安与焦虑,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怎样正确认识自我,怎样准确评价自我,如何进行自我调控,就成了生的心理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走出困惑,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