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抑郁症状(1)心境低落

(2018-09-19 11:42:50)

     心境低落是抑郁发作的基本情绪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有少数患者虽然有情绪低落,但易激惹的表现更为明显。很多抑郁症患者也同时伴有焦虑情绪,严重者还出现激越。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明显的愤怒情绪。极少数患者还可能以微笑表情掩盖其内心的情绪抑郁和悲伤。  
(1)情绪低落 是抑郁发作的主要症状。不同患者体验到的情绪低落的性质和程度可能不同,情绪低落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可能不同。患者可能将自己的情绪体验描述为“压抑”、“不高兴”、“不开心”、“高兴不起来”或“开心不起来”,也可能描述为“闷闷不乐”、“抑郁”或“忧郁”;还有些患者可能诉说“伤感”、“悲伤”、“忧伤”、“沮丧”或“绝望”。情绪低落在开始的时候多为阵发性,可以突然袭来,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一日数次。随着病情加重,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以致一天的大多数时候甚至整天都感到情绪低落。  下面是一位年轻女性患者描述自己的压抑心情:
     大概是3个月前,我开始莫名其妙地进入一种心情压抑状态:感到不高兴和不开心,或者说难以高兴和难以开心;这时,我几乎什么事也不想做,常常是默默地坐着。开始的时候,这种感觉一天出现一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抑状态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当我努力提高一点兴致想做什么事的时候,这种压抑感便会随之袭来,并且将这一点点兴致压得无影无踪,结果什么也做不成。别人一定会认为我很懒,我自己也觉得变懒了。  有些患者可能一开始就感到“抑郁”、“悲伤”、“忧郁”。下面是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描述自己的忧郁心情。 
   不管我是在做事情还是坐下来休息,忧郁便会莫名其妙的笼罩着我。近两周来,心情变得更坏,几乎整天都处于忧郁中,尤其是早上更重。早上醒得早,一醒来,忧郁便一阵阵压来,使我陷入痛苦的深渊中。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苦情绪,不像我在母亲去世时体验到的悲伤,比那种悲伤更痛苦。我的感受高兴的神经已经变得麻木了。以前的同事来看我,我也没有感到高兴。儿子从外地回来看我,心里没有体验到母子之间的亲情。就连我十分喜爱的小孙子跑到我跟前,亲热地叫“奶奶,奶奶”,我也体验不到平时那种喜悦。然而,感受痛苦的神经却变得特别敏感,而且特别容易联想,几乎对任何事情都联想到痛苦;即使是能让大家都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也联想到痛苦。就拿现在来说,邻居的音响正在放“梁祝”协奏曲,要是在平时,那优美凄婉的琴声会引起我内心的赞美;可现在,体验到的只有悲伤。这曲完了,又送出“常回家看看”的歌声,这快乐而又充满人情味的歌声使我泪流满面。我很容易同情别人:见别人流泪,我也流泪。我也会很容易嫉妒别人:看见别人快乐我反而会更难受,甚至感到痛苦。我觉得奇怪:同一件事情,别人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快乐,而我体验到的只有难受和痛苦?  抑郁发作患者用不同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心境,似乎表明他们的情绪低落有不同的性质。在临床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患者只能诉说自己不高兴、不开心或情绪压抑,但有些患者尤其是严重抑郁发作患者,能明确体验到自己的情绪低落具有特殊的性质而不是一般的不高兴。这些患者指出,自己体验到的情绪低落或悲伤难以描述,但肯定与在自己亲人死亡时体验到的那种悲伤不同。这种难以描述的不同于亲人死亡时的低落情绪即是所谓的“抑郁性质特殊”。上面这例患者所说的“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苦情绪,不像我在母亲去世时体验到的悲伤,比那种悲伤更痛苦。”这属于“抑郁性质特殊”。有这种性质的抑郁发作属于严重抑郁发作。 
  多数抑郁发作患者还保持对周围环境事件的反应性,如受到赞扬、获奖或有亲友来访时,心情会好些;但有部分抑郁发作患者的情绪低落对环境缺乏反应性,即使受到表扬、获奖或亲友来访,心情也不会感到更好些或高兴一些。这一特点称为“情绪缺乏反应性”。上面这例患者说:“我的体验高兴的神经已经变得麻木了。以前的同事来看我,我也没有感到高兴。儿子从外地回来看我,心里没有体验到母子之间的亲情。就连我十分喜爱的小孙子跑到我跟前,亲热地叫‘奶奶,奶奶’,我也体验不到平时那种喜悦。”可以看出,患者的情绪“缺乏反应性”。有这一特点的抑郁发作属于严重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患者的情绪低落可以随昼夜出现节律性变化,有部分患者的情绪在早上和上午最差,到了傍晚或晚上好些,甚至接近正常。情绪的这种晨重夜轻的变化特点称为“昼夜节律”。上面这例患者也有晨重夜轻的“昼夜节律”。也有些患者尤其是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在傍晚或晚上重而在早上或上午好些。  如情绪低落具有特殊性质、对环境缺乏反应性和有晨重夜轻的“昼夜节律”,则表明这种情绪改变有生物学特征,有这些特征的抑郁发作,称为有忧郁特征的抑郁发作,即忧郁症。这种忧郁症属于严重抑郁症,但药物治疗效果好。  
(2)易激惹 即容易发脾气,是心境恶劣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患者的心境低落。不少抑郁发作患者表现为明显的易激惹,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抑郁发作患者发脾气的对象很少是外人,主要是亲人,尤其是配偶更可能成为患者的出气筒。例如,一位患者描述:  我很容易发火。一些小事就可以使得我大发脾气。看到家里的人没有按规定放好东西,尤其是乱放,我要大声叫喊: “谁又乱放!”回家看到家里的人没有按时做饭,不能按时吃饭,我要骂:“都死到哪里去了”!听到小孩子哭,我也要骂: “人都死光了!”我也想控制自己,但很难。 

 儿童抑郁发作患者常表现为易激惹或任性而不是典型的抑郁、悲伤或沮丧,识别儿童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需要特别仔细。 
(3)焦虑 焦虑不是抑郁发作的特征,但是抑郁发作的常见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以焦虑症状为主要表现,以致将抑郁情绪掩盖了。它的存在不但对诊断没有帮助,甚至还会混淆诊断。  患者常感到有一种不安的预兆,似乎有什么意外会降临于他或他的亲人。患者处于一种不安的担心中,而且常常伴有一些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口干、心慌或心悸、震颤或发抖、出汗、面部潮红、窒息感、呼吸急促、胃部不适等。儿童可出现分离焦虑,即与亲人分离时出现焦虑。 
    下面是一位女性患者对自己焦虑的描述:一段时间以来,我不但心情不好,而且心里还常常忐忑不安。我总担心我自己或我的女儿或丈夫发生意外或有什么事情。我每天都是在提心吊胆和坐立不安中度过的。  早上起来,我就开始担心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小倩上学去了,我心里立即担心起来:现在正是交通高峰期,车多人挤。她路上是否安全?会不会被汽车撞伤?……想到这里,我立即跑到窗户边,打开窗户,朝小倩上学的方向张望。我甚至想大声叫喊“小倩,小心!”但我又立即想到,小倩是一个小心的人,她会注意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想到这里,心里又踏实了一些。我心中默默祈祷:“愿上帝保佑!”我回到沙发上坐下,但总难以平静下来。可能发生意外的念头老是在脑中打转,驱之不去;甚至眼前浮现出过去看到的交通事故的场面,还似乎看到了受伤者的因痛苦扭曲的脸和流着殷红血液的伤口。我的心跳加快了,胃部也感到不适。  ……   五点半了,是小倩放学回家的时候。现在还没有到家。 “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吧?”我又在胡思乱想。我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我想是她回来了;接着看到她开门进来,我悬起的心终于放下了。
   六点钟,是丈夫回家的时候。已经过了10分钟,他还没有回来,我又开始担心,不时走到窗户前张望,希望看到丈夫的身影……   有些抑郁发作患者容易出现惊吓反应,一些突然出现的声音或情景可以使患者惊跳起来。有的患者还可以出现惊恐发作。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感到好像即将死去或失去理智;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以及胸闷、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或堵塞感,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死亡。患者可因此而惊叫、大声呼救、抓住人不放或跑出室外。有的患者可出现不停地大口呼吸(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和胃肠道不适,以及感到周围的事物不真实(非真实感)这类发作历时短暂,一般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这种发作可自行缓解,以哈欠、排尿或入睡结束。下面是女儿对母亲惊恐发作的描述: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大声叫唤:“我心脏病发了,我要死了!要死了!”我们慌忙走过去,只见她用手按在胸前,大口地喘着气,脸色发青,满头是汗,全身微微发颤。摸她的脉搏,每分钟跳112次。看到这样,我们都很紧张,很担心母亲是心脏病发作。然而,我们疑惑:半年前,她还做过身体检查,没有发现有心脏病,现在怎么会突然发作心脏病?看到母亲如此严重,我们立即将她送到医院。可是,一到医院,她的异常感觉和症状都消失了,脉搏每分钟也只有70多次。我们将病情详细告诉了医生,医生给她拍了胸片,做了心电图,还抽血化验。直到检查结果出来,报告正常,我们才把心放下来。  惊恐发作与心脏病发作的表现十分类似,常常被患者或其亲属认为心脏病,并常常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医生也常常将惊恐发作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但经相关检查尤其是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心脏病。惊恐发作可以单次,也可以反复发作;反复发作者常常导致反复去医院看急诊。
  (4)愤怒 少数抑郁发作患者很容易愤怒,当面临不顺心或挫折时,患者或者表现为压抑,想尽力控制自己,或者与人争辩、吼叫、争吵、情绪失控、扔东西或砸东西,甚至采取暴力行为。有些患者的愤怒情绪十分明显,对以前或现时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耿耿于怀,伺机报复。例如,一位青年患者回忆小学和初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时描述: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骂我,说我没有礼貌,我很气;那些同学也骂我,说我是烂子,我更是气。现在,虽然过了6年,一想起来,心中的气还是难消。我要报复回来。总有一天,我会去学校,找他们算账。  心境低落是抑郁发作的基本症状,也是诊断抑郁发作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心境低落,则抑郁障碍的诊断很难成立。因此,确定有无心境低落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心境低落是个体的内心体验,有无心境低落自己最清楚。然而,较重的心境低落可以有相应的抑郁表情和姿势,容易被周围的人观察到;而较轻的心境低落则可能缺乏相应的表情和姿势,他人难以观察到,只有当事人将自己的心境体验描述出来,旁人才能知道。  心境低落较重的患者常常会自己表达出来,医生听了患者叙述,很容易确定患者有心境低落;即使患者不说,由于有抑郁表情,也容易引起医生的注意,医生询问后也能肯定患者的心境低落。心境低落较轻的患者则有不同的情况:有些患者会主动向医生叙述自己心情不好,这容易引起医生的注意。有些患者既有心境低落也有焦虑或躯体不适,但患者只诉说焦虑或躯体症状而不说心情不好;如医生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心情不好,患者才会说自己有心情不好。
  有明显焦虑的抑郁发作患者,可能只诉说焦虑,但可以问出患者的抑郁情绪。表现为愤怒的抑郁发作患者,虽然有明显的气愤表情,但仍可以问出患者的抑郁情绪。 
 也有很少一部分抑郁发作患者,即使询问他,也可能否认自己有心情不好。根据笔者的经验,所谓没有抑郁情绪的“隐匿性抑郁症”是不存在的,退一步说,即使有,也极少;如果医生有经验或有与患者交流的技巧,总可以了解到患者有抑郁情绪。患者否定抑郁情绪很可能是由于对问话不理解。对这部分患者,如改变询问方式,常可获得肯定的回答。例如,问: “是否经常感到不开心”或“不高兴”,患者可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流泪是情绪低落的一种常见表现。不少抑郁障碍患者,尤其是女性,容易哭泣或伤感,一件不愉快或不顺心的小事即可引起流泪,这直接表明了患者的心境低落。有些患者在否认情绪低落的同时又在流泪,这明白无误地告诉医生患者有心境低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