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疾病的致病因素

(2018-03-21 17:30:20)
   心理疾病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生理原因、心理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内因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根本,外因是导致心理疾病发生的条件,一切影响心理疾病的外在条件都是通过患者的内因发生作用的。
         产生心理疾病的内因当人的身心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行为,这种由内心产生的矛盾,造成的压力,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我们称之为内因。这里所谈到的人的身心需求包括:
1.生理需求如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体育锻炼等等,乃至最起码的温饱需求,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谈不到心理健康了。
2.心理需求即受到保护和安全的需求。这是心理层面最基本的需求,同时还有被人接受,得到公正的评价与对待的需求,以及在工作上、事业上的成就感、荣誉感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产生矛盾造成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产生心理疾病的外因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外部条件对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或损害,是产生心理疾病的外因,例如外界环境中存在着负面的应激源造成压力,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包括:

1.生理性应激源如恶劣的生活环境———噪音刺激、不适宜的温度、湿度、亮度等,尤其是噪音的刺激性干扰会直接导致大脑条件反射异常、大脑皮层的抑制、兴奋失调,植物性神经紊乱、脑血管功能性损伤等。
2.心理性应激源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不协调,造成的心理不平衡,进一步增加心理压力的重负。
3.社会应激源即社会文化背景的激烈变化以及不利因素造成的强大压力,使人难以适应,例如:经受战乱的车臣、科索沃的居民,大都有过不良的心理体验。特别是丧失亲人、家庭解体、社会动荡,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军占领伊拉克等社会变故,都会对人的心理构成外在的压力和损伤。
      身心素质水平是能否抵御心理疾病的关键无论有什么样的内因和外因,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如果身心素质水平高、承受内外压力的耐受力强、应对能力强,往往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如果身心素质水平低,耐受力、应对力弱就会被各种压力压垮。任何外因都是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