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行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
(2018-01-29 16:34:42) 林阿姨:
您好。出门后担心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否则感到焦虑不安,这种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并反复核实的观念,称为强迫疑虑。通常跟强迫疑虑同时出现的,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要反复检查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称为强迫检查。
无论是强迫性的观念还是强迫性的行为,大多都跟安全感不足有关。因为安全感不足,所以需要不断地去反复强调、核实、确认,以求达到一种确定的感觉,这样安全感才能得到满足。
安全感不足的人做事通常会比较细心、认真、严谨和负责任,因为这样就不会出错,可以避免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反过来说,就是怕出错。这样的人在大家眼中是个认真负责的人,做事会让大家很放心,但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很累、很紧张。所以,您说大家都认为您是个细心、认真的人,也许您的安全感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不是很足够了,而一年多前的那次盗窃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触发了您心中的不安全感,然后导致了后来出现强迫检查的观念和行为。
所以现在要去改善的不是马上克制这些强迫检查的观念和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和观念在短期内也很难克制,而是要去修复您心中的那份不安全感。当安全感足够了的时候,那些强迫检查的观念和行为也就自然会得到缓解。
而安全感的形成通常跟包容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做事情常常被别人指责,被苛刻地要求,那我们就会变得很谨慎、很紧张,因为我们很担心如果事情做得不好是否会遭到指责,所以就不敢去尝试,反而会很谨慎小心地确保事情一定要做对,这样才会避免指责。反之,如果我们常常被别人包容,即使我们犯了错误,别人也能理解和包容我们,那我们就不会那么紧张,心情就会很放松,敢于去尝试,这时我们的安全感是足够的。
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不妨从一些小事做起,多去包容自己。允许自己犯点小错,正如您说的:让自己“糊涂”些,不需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那么苛刻,不要尝试去做一个完美的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多跟自己说:“错了,就让它错了吧”,“不完美就让自己不完美吧”,等等。这样,自己才会放松下来,心中的安全感才会逐渐增加,上述强迫检查的观念和行为也就觉得没必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