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单身的困与惑
(2016-11-01 23:26:44)
芳莲,一位芳龄25岁,丰姿绰约,某高校历史系在职研究生,还没有结婚———虽然有过两次红星鸾动的机会。当她的同学们大部分男婚女嫁之后,芳莲并不会因来自这些同窗好友的微妙压力,或来自父母亲的直接压力而觉得有非结婚不可的逼迫感。她爱她的研究工作,也爱她的学校,更爱她所享有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她终于烦恼不安起来,每当“结婚”二字出现在她的心头,或者有人毫不避忌地问她“怎么还不结婚”的时候,她就一阵茫然,不知所措地不自在起来。说真的,她怎么还不结婚呢!令她头痛的结论是,她老早就该结婚了。连她的妹妹也在开始作结婚的打算了。她开始饮食乏味,睡梦不宁。她去请教医生,医生告诉她得了溃疡。到了这步田地,芳莲不得不强迫自己来检讨一下自己对结婚和未来生活的真正想法了。
瞬间看透不同人的心理在这之前,她对婚姻问题一直存着“总有一天,会遇到知心合意的人”的想法来宽慰自己。但现在她发觉(不禁使自己大吃一惊),她有了一个迥然不同而又相当满意的答案,对于一再出现的“你怎么还不结婚呢”的问题,她坦诚地表示:她现在不想结婚了———也许永远不嫁,她选择了学业和事业。一位42岁的女作家,为单身妇女面临苦境的问题现身说法。我认为我们分居,只是为了想在“婚姻破裂的边缘的海岸暂时停靠一会———避开情绪的波涛。总而言之,我们的儿女都已长大,他和我仍旧算是“朋友”,我们之间的一切,虽然说不上好,但是也不见得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一直觉得必然有胜于目前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着,而且我决心要作一番尝试,却从来得不到这种机会。分居时,我所遭遇的婚姻困境,竟比不分居时来得更多。第一件事就是他撞坏了另外一部车子,这样我们两人被控共同赔偿4000元。然后就是因财产共有而起的种种问题。我想卖掉,而他执意不肯———随后,他生了病,在他留院疗养的那段日子里,我还非得去照料他不可。
现在,他虽然康复了,却仍叫我担心:万一他突然得了重病,或突发的心脏病,这怎么办才好呢?结果,我很可能被一位坐轮椅的丈夫给缠住了,又得回复分居前的生活,日日操持家务,围着丈夫这个一家之主转。而这一切,全都怪我自己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勇气不足,没有干脆利落地来个一刀两断。独身或单身者中知识女性的比例要高于非知识女性,原因是复杂的。上述两例表现出了知识女性对于婚姻家庭的某种心态;即在婚姻中的自立自赏心理,追求个性和理想化。
自立自赏、追求个性是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所必需的,但不可偏执,不能过于理想化,否则只会给情感和生活带来紧张感。要克服偏执,首先要改变婚姻观念,确立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