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依恋情浓价更高
(2016-06-11 23:26:48)
夫妻之间的恋情需要相互依恋。男女双方互相理解,支持、依赖和依恋对方,不仅从事业上相互支持,而且在生活上同舟共济,同风雨,共患难,白头到老。这种感情,是一种依恋,是来自自己对所爱的人的钟情,是一种美好、醇香的感情。它表现在长相知、不相疑,互相眷恋,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它还表现在对所爱的人的一种信任、尊重、崇敬的心情。在妻子眼里,丈夫是一座大树,是忠诚、坚强、可靠的。在遇到困难时,他能排忧解难;在彷徨的时候,他能给你忠告和指点,从而使你增强力量和勇气,共同去直面人生。依恋使夫妻之爱更加深沉,它可使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当然,依恋不同于依赖,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依恋是相互支持,而依赖则是一切仰仗别人。有不少女孩子并不完全理解依恋和依赖这两个概念。她们认为女人就应该依赖男人。这种依赖思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经济上的依赖:通过结婚找一个高官或大款,以享受荣华富贵。如今,不少女孩子傍大款,正是这种依赖思想的具体表现。生活上的依赖:女孩子喜欢坐享其成,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不会干,或者不想干,完全凭着丈夫对自己的爱,而依赖他。思想上的依赖:遇事不动脑筋,也不爱动脑筋。一切以丈夫的意志为转移。一旦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就像少了主心骨,而不知道怎样处理问题了。女孩子如果自己缺乏主见,或者贪图安逸而事事产生依赖心理,这将会削弱对方对自己的爱。仿佛一枝葛藤,缠绕了栎树。葛藤的命运,固然随着寄生而生活,而这被寄生的栎树,也被侵害于无形。相恋的恋人,起初会把依赖看作一种荣耀,为对方效劳,作护花使者,并乐此不疲。但大多数恋人天长日久,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并产生厌倦的情绪。爱错觉的防御小海,是某大学一名男生。有一天晚上,已经是夜晚十点多钟了,他却仍然在女生宿舍楼下徘徊。宿舍管理员周太婆出来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呆在这儿,怎么不回寝室去睡觉。他回答说:“我在等小芳,我们约好了的。”周太婆于是上楼去问小芳。刚准备上床休息的小芳听见周太婆跟她说后,她感到莫名其妙,非常生气地说:“见鬼啦!他神经病,我什么时候约过他。”
原来,那天晚上,他们在同一教室上晚自习,晚自习结束时,小芳朝小海笑了笑。这一笑撩动了小海的心。小海以为小芳对自己有意,是在暗示自己与她约会,于是悄悄地跟着小芳到了女生楼前。小芳并没留意,直接回到了自己房间。其实小芳对小海一点那种意思也没有,(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提供本文)她只是与小海打打招呼。而对小芳素有好感的小海却“心有灵犀一点通”,以为小芳在
“眉目传情、暗送秋波”,于是在心目中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小海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上的恋爱错觉。错觉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误会,是一种错误的“社会认知”。恋爱错觉,是指处于恋爱期的青年男女,接受信息的一方对信息产生了误解。青年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许多人会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异性在注意自己。男青年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成了传说中的“白马王子”,成为女孩们钟情的对象;女孩则更体会到自己是美若天仙,为众多男孩所追求。在具有这种心态的青年人看来,异性多看自己一眼,或多说一句话,就似乎是对自己钟情。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而已。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能把异性的一瞥当成“眉目传情”和“暗送秋波”,也不能把异性的一笑看作“心有灵犀一点通”。要避免恋爱错觉。衡量自己是否被人爱,对方是否明白无误地向你直接传递信息。如果要从间接信息中判断对方是否爱你的话,可以通过对方的眼睛来判断。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一个人心情特别愉快,或者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恋人与心情抑郁烦闷时的眼神是绝不相同的。初次约会的青年男女,从相互间的目光交流中,就能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好感。如果眼神炽热而且能更长时间凝视,则心底一定蕴藏着强烈的爱情。青年男女在初次约会时,如果女孩经常很快地避开男孩的视线,并且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就表示她对男孩有好感,但又唯恐他很快识破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因此,可以说恋爱是从女孩避开男孩的视线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侣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相互凝视的时间也悄悄地延长了。由此可见,恋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处于热恋期的青年男女,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眼神来传情,或通过对方的眼神来读懂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要避免和防御恋爱错觉,以免产生尴尬和单相思。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