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假设你是我”,令对方为你着想

(2016-02-28 22:45:31)
    在心理学上,有“角色效果”之说。就是如果你给某个人一个角色,比如长官、士兵、教授、学生,这个人就会在假设自己是这个角色的过程中逐步适应了这个角色,按想象中的这个角色的思维方式去工作、生活,甚至举手投足都带上了这个角色的味道。妻子正在厨房做菜,丈夫站在她身旁唠叨:“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试想,下一次丈夫开车,妻子还会在旁边指手画脚吗?多半不会。因为这位聪明的丈夫,通过转换角色,让妻子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进而理解了他的苦衷。当妻子忙着炒菜时,丈夫在旁,喋喋不休。妻子的角色转换了,似乎成了正在开车的“丈夫”,于是,她一下子便明白过来:任何人在专心致力于某项工作时,都不希望被他人干扰,那些横加干涉的行为是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不受欢迎啊!不过,让对方转换角色、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似乎说着容易、做着难。

      怎样用最快最轻松的方式让对方转换角色呢?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对方:“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办?” 或者“您看我怎么做好?” 凯西在一家公司任前台接待员。一天,她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一位客户打了好几次电话来,说要找老板。她把这件事立即告诉了老板。但第四次,这位客户又打电话过来,埋怨她没有及时转告,原来是老板没有及时给这位客户回电话。为此,凯西很发愁,她不知道,如果这位客户再打来电话质问,她该如何处理。凯西想,如果对老板说“你不回电话,XX先生很生气!”,老板肯定会不高兴,说不定还会怪罪于她。

      于是,凯西改口向老板请教,说:“我遇到点麻烦,需要您的帮助。XX先生打来四个电话,他对我很不满,因为他没有接到您的回电。下次他再打来电话。您看我怎么答复他好?” 结果,领导一下子便明白了凯西的难处,立刻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句“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或“您看我该怎么做呢?”的请教,不仅能让忽视你的领导为你着想,更能让老板理解你。有一位设计师,也是利用这种方式,轻松地应对了他那苛求完美的老板。沃克长期为一家文化公司做图书的版面设计工作。文化公司的老板罗斯德是个完美主义者,常会在看完设计图之后,让沃克反复修改,直到他满意为止。一次,沃克为文化公司设计了一套图书的封面。他非常用心,作品完成之后,本人很满意,办公室的同事也认为很有创意。可是,老板罗斯德看了封面之后,并不十分满意。他通知沃克,让他再仔细想想,再多改改。为此,沃克很苦恼,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创意了。无可奈何之余,沃克只好打电话给罗斯德,向他请教:“对不起,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更好的方案。

       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 罗斯德迟疑了一阵,然后回答说:“让我想想吧。如果有新的想法,我再告诉你。” 结果,罗斯德接受了原先的封面设计。因为当他自己去设计时,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创意来。在工作中,许多人都会遇到这类情况,因为缺乏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被家人指责、被客户抱怨、被领导批评,却又不知如何去协商。其实,解决这类问题并不难,只要让对方“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我们的处境和本心即行了。心理策略当你遇到被人抱怨、误解、指责的问题时,不妨委婉地问上一句,如“假设您是我,您会怎么做?”或者“您看我怎么做好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