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眠怎么办?

(2016-02-25 00:13:29)
    了解自己是否有以下失眠的表现其一表现为入睡障碍。从躺下到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即使想睡觉,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辗转反侧,长吁短叹;其二为中途觉醒。夜里常常醒来,没有“酣然入睡”的满足感,总感觉 “睡得很浅”,这样也可以归入失眠的范畴。其三表现为早期觉醒。清晨,比预想的起床时间早很多就醒过来,而且无法再次入睡,这时继续睡也睡不着,起床又太早,常处于两难的状况。失眠还表现为嗜睡,晚上睡眠质量不高,白天总是昏昏沉沉,即使刚睡过觉,也仍然睡眼矇眬。找到自己失眠的原因心理因素(例如担心,焦虑、恐惧、抑郁或兴奋等等)、环境因素(例如卧房太热、太冷或通风不良、床太短、床垫造成背不舒服)、行为因素(例如在熄灯之前仍忙着处理事务。操作运动器材,吃大量的食物或抽烟)。药物因素(咖啡、浓茶、中枢兴奋药或戒烟酒反应和安眠药成隐以及身体因素(疼痛、瘙痒、咳嗽、喘息、夜尿、吐泻、进食问题引起的身体不适或者身体疾病)。
纠正不正确的睡眠习惯
(1)每晚要睡8小时才够: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需要5-9 小时,平均7.5小时。好的睡眠不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如果你是一个短睡眠者,即使每晚睡4—5小时也算不上失 101人生不怕———人生99种恐惧化解密码眠;如果你是个长睡眠者,每晚睡9—10小时可能仍嫌不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睡眠长短是可以根据习惯而改变的,并无一个准则。如果你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失眠而产生恐惧心理。最好的方法,是完全不要理会照样过自己正常的生活。
(2)睡眠时间多少取决于第二天的清醒状态:对某些人来说,在某种情况下,即使晚上睡得再少,白天依然精神奕奕,办起事来,头脑敏锐,决断精明。没有必要过多地把自己的状态好坏和睡眠情况联系起来。只要白天的警觉性和活动能力良好,说明已经睡够了时间。

(3)睡不着的时候,只要在床上保持入睡姿势,坚持一下就行了:失眠者往往有个习惯,就是睡不着还坚持躺,想抓住一点点睡意,可惜这种念头却是睡眠的大敌。在熄灯准备入睡后,当感觉到好一阵子有睡不着的感觉出现时,便必须离开卧室,可以在客厅或其他房间从事一些宁静而不费神的活动,约摸半个小时,等焦虑感淡去或困倦感上升时再回卧室躺上床。
(4)数绵羊有助于入睡:数绵羊对入睡应该是有一些帮助的,因为它能摒除恐惧的心理,而让脑筋慢慢地放松和休息。但实际上,起源自西方的这种方法更主要的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英语单词的sheep(绵羊)和sleep(睡觉)在字形和发音上都十分相似,从这种意义上说,也许,我们中国人用数“水饺”的方法可能更有效果。
       运用有效的睡眠方法
(1)肌肉放松法:用最舒服的姿势躺着,在安静的环境下,很自然地感受身体放松和绷紧的感觉。首先我们将身体肌肉分成四部分;手掌、手腕、手臂的肌肉;头、脸、喉、肩等部位的肌肉,特别是头部肌肉,这与情绪密切相关;胸、腹、背部的肌肉;最后是大腿、臀、小腿和脚等部位的肌肉。闭上双眼,逐次绷紧这些区域的肌肉,再逐次慢慢地感受放松的感觉。许多研究报告均显示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失眠的改善,尤其在入睡困难者及睡眠中醒来次数频繁者,均有很大帮助。
(2)刺激控制法:躺在床上以后,除性生活外禁止其他非关睡眠的行为,包括阅读、看电视、商量家事,检讨或计划时间工作或者看钟等等。床只和睡眠连接,在睡前时段建立一套常规仪式,诸如卸妆、保养,柔软操,选择性地听音乐或阅读等(最好别在床上,除非是失眠以前就有的习惯),每天逐次进行,以培养睡意。
(3)深呼吸疗法: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慢慢地深呼吸三次,每次都把气完全吐出,待第三次吐气完毕时停止呼吸到忍不住为止。如此循环做五六次,这种呼吸练习会把二氧化碳聚集在血液中,因而产生镇定的效果。
(4)认知疗法这是一个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的疗法。通过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了解自己的症状和心理疾患,对症下药,从书中了解自身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5)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有些人越是睡不着,越是想睡,久而久之,对睡眠本身也产生了一种焦虑感。要克服失眠,首先不要被自己吓倒,不要被睡不着吓倒,一两天睡不着,没什么大不了,身体太疲倦的时候,自然就会入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