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势心理效应

(2016-01-28 01:19:07)
    大家都熟悉“狼来了”的故事,有个孩子在野外第一次喊“狼来了”,村人全来相助,但狼并没来;这个孩子第二次喊“狼来了”,扔有一些人前去援救,狼又没来。这两次都是开玩笑。第三次喊 “狼来了”,村人以为又是开玩笑,竟没有人来助,结果这次狼真来了,这个孩子白白被狼叫掉了。前两次的恶作剧,村人形成了“话不可信”的定势,乃至他说真说时,别人也不相信了。人与人的每次应酬,都会在双方情感上,心理上留下影响。这些或好或坏的影响逐渐积累,或强化,或抵消。这种基于以往应酬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自然而然成为新的应酬的心理准备。你对某人印象好,认为该了老实可靠,即使他这次同你说假话,你也信以为真。你对某个印象差,认为该人虚伪不可靠,即使他这次城心诚意说真话,你也会疑窦丛生。以往的经验给你的交往视野抹上一层色彩,它又会反过来把这种颜色投射到应酬对象身上。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
       乌鸦历来被认为是不吉之物,人们讨厌它都来不及,更谈不上喜爱了。可是由于人们对房屋爱得太深,以至于对停在屋顶上乌鸦也产生了好感。这就是移情,把对房屋的感情移到乌鸦身上去了。移情有正负之分,“恨屋及乌”则属负向移情,“爱屋及乌”属正向移情。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移情现象。一个学生学习好,大家就认为他各方面都好,可谓一俊遮百丑。某同学成绩不好,那么他就不听家长的话,不积极参加活动,可谓一丑盖百俊。移情现象无疑从客观上加强了应酬的心理定势。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向往的还是感情上的满足和补偿,只要心中时时想到对方,真诚待人,有时只要小小的回报,也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人与人应酬过程中,由于应酬双方都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主体,认识发生“循环证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人们之间感情交流是双向反馈的,你对某个同学印象不好,态度也不会很好,对方见你经常冷漠相待,即使原来对你印象不错,也会渐渐的远你,这又会使你相信当对他的判断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样通过循环证实进一步强化了你的定势心理。认识到定势形成的三个原因,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分析自己的定势心理,客观地推断这种定势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心理定势人人都有。但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定势有助于人际交往的正确发展。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交朋友,要交正直、多识、友善、豁达之人,而不要与虚伪、自私、狂妄狭隘之辈结伴,这些都是从古到今人们择友的至埋咸言。以这样的认识构成择友的心理定势,很积极的,有益的。然而,消极的心理定势则不利于人际交往的正确发展,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以貌取人,以偏概全,就容易把人看偏,看否。对于一些改过自新的人我们仍用老眼光看他,这是不利于应酬的。不要一碗水看到底,人和事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人品不好的人,在应酬中保持警惕,不能说不对,但若不相信对方的转变,对方明明做了好事仍冷淡他,那就把人一棒子打死了,这就会产生消极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应酬中你若不适当的驾驭心理定势对你的思想、观点的影响,任其发展。成为对他人的偏见、成见,将会严重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应酬。现实生活中,偏见常常造成应酬的窄向,偏向和误向。所以对于理智的交往者来说,能聪明地转变自己的不良定势,发挥定势的积极影响,努力防止定势心理发展成为对人对事的成见和偏见。因而应酬中,不可轻视心理定势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