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两分钟的时间,做一个游戏:闭上眼睛,可以在脑海里想任何事情,除了一只黑色的猫。对的,任何形象和念头都是被允许的,只有一只黑色的,有着绿色大眼睛的,一尺长的黑色波斯猫是不可以想的的。
试试看,发生了什么?
那只猫一只在脑海里走来走去,是么?这两分钟你一直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把它推出画面。
在很多时候,“不”字是穿着隐身衣的,你对自己和别人说的“不要”,常常得到的反馈是“要”。
你所关注的,就是你最终得到的,无论正负好坏,也无论你的主观意愿。
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从来都是告诉我们“不要”什么,而不是“要”什么。
如果我们睡觉晚了,爸妈会说“你要是再不上床睡觉,明天就要迟到了。”
如果我们考试马虎了,爸妈会说“如果总是这么马虎,以后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会犯大错。”
长大之后,如果觉得伴侣对自己不够尊重,我们会说“你要是总不考虑我的感受,我就要跟你分手!”
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写乱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