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快乐源于自己的心态
(2015-12-30 23:33:09)
女人的快乐源于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幸福和快乐的底线定得低一些,你所感受到的快乐就会高很多。女人年轻时有着太多美好的追求,总希望那些天真烂漫的事情都能变成现实。在社会上打拼了几年之后,才发现生活是一副现实的脸孔,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不会和自己含蓄和委婉,更不会顾及自己的感受。在遭遇更多的坎坷之后,更逐渐懂得人生不可能只有甜美,辛酸苦辣也是必修课。久而久之,有些女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抱怨和感慨便经常挂在嘴边。生活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事事顺心那是强求,无灾无难便是幸事。
因此,女人要学会凡事看开点,想开点,美好的感受才会更多。否则,将会在怨气和无奈中度过一生。有人曾问过活到120岁的老人,为何会这样长寿,他说:“没有什么,只是要凡事看开点。”确实,就是这样简单。两个水手因为船只失事而流落到一个荒岛。
甲水手一上岸就愁眉苦脸,担心荒岛上有没有充饥之物,没有落脚之处。乙水手却一上岸就为自己将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欢呼。两个人在荒岛上找到一个洞口,乙水手为今晚可以睡一个好觉而庆幸,甲水手却担心洞里面是否有怪兽。乙水手安然入睡,甲水手辗转难眠,不知道明天怎么度过。上帝可怜两个水手,竟然让他们在荒岛上意外地发现一袋粮食。乙水手高兴得手舞足蹈,而甲水手担心怎么把生米煮成熟饭,煮出来的饭是否咽得下。岛上没有淡水喝,他们不得不喝海水。
乙说:“喝淡水喝惯了,喝喝海水换换口味。”而甲水手极不情愿地把海水咽下,怨声载道。每吃完一顿饭,乙水手总是很满足地说:“又过了一天。”而甲水手总是叹气:“唉,假如粮食吃完了该怎么办呢?”
粮食一天一天减少,终于被他们吃完了。荒岛上还有些野果,他们把它采摘回来。乙水手说:“运气真好,竟然还有水果吃。”甲水手哭丧着脸说:
“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上帝不要我活了,竟然要吃这样的野果。”
终于野果也吃完了,他们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吃的东西了,只好挨饿。为了保持力气,他们只好躺在洞里休息。乙水手说:“想不到我竟然什么也不用做还可以睡觉。”甲水手绝望地说:“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后一刻,他们都坚持不住了。乙水手说:“终于可以抛开一切烦恼,投奔天国了。”甲水手说:“我还不想下地狱。”
乙水手死了,脸上挂着微笑。甲水手死了,脸上充满悲伤。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但人生路上的风景,却因心态的不同而差异万千。故事中乙水手不是不尊重生命,乙水手充分享受到了人生最后过程的乐趣,虽然结果仍免不了死亡,但一切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了,他死的时候是快乐的,他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而甲水手与乙水手截然相反,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处处在乎,明知道得不到的东西仍然想得到,自己为难自己,自己勉强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忧虑惶恐之中,最终还是一样没有摆脱死亡。但他最后的人生历程与乙比起来要差远了,没有得到任何的快乐。生活中,面临如此绝境的女人实在不多,但获得快乐的体悟、处理事情的方法是一样的。凡事都看开一点,这是一种感受快乐的哲学。
著名作家史铁生曾经这样写道: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嗓子多么舒服。刚坐上轮椅我常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是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又生出褥疮,一连几天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 ‘更’字。” ……
吃尽了“疾病”的苦头,才感悟到健康就是最简单的快乐,正因如此,他才把自己幸福的底线定得如此之低。
“熙熙攘攘为名利”。许多女人一生都在茫茫的红尘中不停地奔走,结果深深地陷在名与利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到悟出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在当初的出发点的时候,却为时已晚了。不管什么事情,糟糕也好,悲伤也罢,发生了,女人就要学会坦然地接受。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不可预料的打击降临的时候,当我们无法改变悲剧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平和地面对。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心中洒进更多的阳光。钱钟书在《围城》里也有一段妙解:天下有两种人。
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前一种人永远快乐,他吃的总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后一种人永远悲哀,他吃的总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快乐与幸福与否,真的只在自己。把自己幸福和快乐的底线定得低一些,你所感受到的快乐就会高很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看开生活中的悲伤、苦楚,甚至是不幸,快乐才会常伴身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